5月4日,學校在音樂廳隆重舉行“青春獻禮二十大 強國有我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暨2022年“五四”表彰大會,集中表彰在2021年度學校團學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優秀青年。校黨委書記許繼榮,黨委副書記、校長閔永新,黨委常委、副校長汪時珍、劉友忠、吳瓊,校黨委常委余精華、陳秀等出席大會。校黨委部門負責人,各學院分管學生工作負責人、團組織負責人及獲獎團員青年代表參加表彰大會。大會全程通過網絡同步直播,累計觀看量26萬人次。

許繼榮、閔永新、汪時珍、劉友忠、吳瓊、余精華、陳秀等黨政領導,“三全育人”最美老師劉全金、張時玲、郭啟華、聶早早、穆丹,安徽省大學生年度人物(2021)詹海祥, 2021年度安徽省“百優大學生”應超、姜寧、夏丹等分別為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獎集體和個人、第25屆安徽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張晨、校優秀團組織、“十佳青年”“優秀青年”、志愿服務之星、創新創業之星、“兩紅兩優”獲得者頒發獎杯和證書。


汪時珍代表學校黨委和行政班子向全校廣大團員青年致以節日的問候,向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幫助青年成長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之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共青團始終牢記堅定不移跟黨走、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初心和使命,堅持“黨有號召 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團結帶領廣大青年沖鋒在前、擔當作為。汪時珍表示,在校黨委高度重視、各學院和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全校團干凝心聚力和歷任團干接續奮斗的努力下,2021年校團委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一屆屆青年“創客”們銳意創新、一批批青年志愿者們溫暖人心、一個個“青”字號品牌活動浸潤人心、一項項“國”字號獎項記錄了各級團學組織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昂揚風采,昭示了廣大團員青年朝氣蓬勃、自信奮進的精神風貌。他希望,全體青年師生堅定理想,在青春追夢中增強信念;勇于創新,在青春賽道上奮力奔跑;接力奮斗,在青春接力中勇挑重擔。







大會現場,校團委組織了精彩的文藝演出。《Youth Show》通過黃梅戲、武術、健美操等“串燒”表演,展現了青年學子體美融合的活力風采;“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安徽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安徽省“十佳大學生”張晨帶來的原創音樂彈唱《百年心語》描畫了“建黨偉業”的壯麗圖景,催人奮進;原創情景朗誦《中國青年說》通過“錯位時空”再現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追尋光明的艱辛歷程;由離退休教師、青年教師、青年學生、校附屬龍城幼兒園的師生們合唱的《強國一代有我在》,展現了傳承使命、接續奮斗的強國宣言,現場揮舞起的黨旗、國旗、團旗、校旗和各學院院旗,將大會推向高潮。

今年,音樂學院教師汪茗燕獲得“安徽省優秀共青團干部”稱號,經濟與管理學院2019級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張玲玲獲得“安徽省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全校1795名學生獲得校級“優秀共青團員”稱號,44名學生獲得校級“優秀共青團員標兵”稱號,175名學生獲得校級“優秀共青團干”稱號,99個團支部獲得校級“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人文學院團委、外國語學院團委、法學院團委獲校“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美術學院團委、音樂學院團委、經濟與管理學院團委、傳媒學院團委、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團委獲校“先進團委”榮譽稱號,電子工程與智能制造學院團委、體育學院團委獲“社會實踐及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稱號,黃梅劇藝術學院團總支獲“學生校園文化活動先進集體”稱號。(撰稿:學生記者 曹旭 方鍇 攝影:范龍超 朱婉慧 學生記者 陳旭 陸靜雯 金格 李佳慧 編輯:江偉 審核:陳東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