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清史編纂工程專家何瑜做客敬敷大講堂,作“走進園林紫禁城”專題講座。校黨委副書記崔明主持講座,近500名師生到場學習、感悟園林文化之美。

何瑜以“為什么圓明園是萬園之園”開場,詳細解讀了關于圓明園的三大認識誤區,并從山水、建筑、陳設、花木等方面闡析“萬園之園”的特點。他認為,圓明園“既有北方皇家園林的磅礴氣勢,又有江南私家園林的小巧雅致”,將西方建筑風格和古典傳統美相結合,展現了“園中有園、園園相通”的建筑風格。
何瑜結合歷史事件闡釋了清朝“園居理政”理念的生成邏輯和圓明園的歷史地位。他指出,圓明園作為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指揮中樞,本身即是一部濃縮的清史。在談及清王朝衰落、英法聯軍的暴行時,何瑜勉勵青年學子要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知恥而后勇,從歷史中汲取奮斗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重建圓明園是否有必要,技術上可行嗎?”……講座后,何瑜同師生深度交流。講座還設有“掃碼簽名贈書”環節,現場互動氛圍熱烈。
敬敷大講堂作為學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載體,以“高品質、全方位、有影響、能普及”為定位,每年邀請在文化、藝術、科技等領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專家、學者、藝術家來校進行普及性講座。(撰稿:崔同 屠西穎 攝影:汪欣怡 編輯:江偉 審核:汪洋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