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擴大我校暑期“三下鄉”工作的覆蓋面,我校在首屆研究生當中,組建了“研究生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團”,赴岳西、樅陽、懷寧、金寨等地,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活動依托汪青松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子課題《科學發展觀與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研究》,開展了大量的調研、訪談等活動。
7月16日,服務團召開了調研動員大會,汪青松院長作重要講話,他向服務團成員闡述了此次調研的重大意義、調研方法、調研內容和調研技巧;要求調研人員深入實際、不辭辛苦、學習發揚毛主席當年進行湖南農民運動情況調查的精神,以謙虛謹慎、認真負責的態度,創造性地完成實踐工作,從而為課題提供客觀、真實、全面的材料和數據。黨辦、院辦、外事辦主任劉友忠對活動方案進行具體布置,圖書館副館長許世平對服務團成員進行了調研前的簡短培訓,黨辦、院辦、外事辦副主任陳秀主持了動員大會。
在為期十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過程中,服務團成員分四組深入安慶市岳西縣、樅陽縣、懷寧縣和六安市金寨縣開展問卷、訪談等實地調研,并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了系列典型,從而為下一步的深入訪談調研提供了線索。
院長汪青松教授非常關心該服務團的活動開展情況,先后三次召集服務團成員會議,對服務團工作的準備、調研問卷和訪談提綱的設計審定、調研方案的修訂完善提出指導意見。目前,服務團成員正在進行調研問卷的統計分析和有關材料的整理工作,這是我校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化運作的生動體現。(校團委 研究生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