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我校大學生黃梅劇藝術團成員和黃梅劇表演專業的同學們開展了結對學戲活動。40名藝術團成員分成4個小組,每2名表演專業的同學指導一個小組,每組學習一個黃梅戲精典唱段,爭取在一段時間內能取得一定的學習成果,在校園內“唱響黃梅”。校黃梅劇藝術學院教學副院長丁紹夫老師接受了校團委的聘請,擔任大學生黃梅劇藝術團的指導教師,他向大家介紹了黃梅劇的產生、發展及其輝煌的歷史,指出了學習黃梅劇的方法和要領,強調大家要將黃梅劇學習與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文化生活融合起來,不斷創新大學生表演黃梅戲的形式,讓廣大學生真正喜愛黃梅戲、弘揚黃梅戲。
本次活動將黃梅劇表演專業的優勢與廣大會員的熱情結合起來,使廣大會員能受到較為正規的黃梅劇表演教育,有效提升了會員的專業素質,也為專業同學提供了實踐教授的機會,受到廣大會員的熱烈響應。
我校大學生黃梅劇藝術團自4月份成立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的基礎工作,但由于缺少專業指導、會員素質參差不齊,藝術團的發展面臨著相當大的困難和問題,在校園文化中的作用沒有凸現。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校團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依托我校新辦的黃梅戲表演專業,加強大學生黃梅劇藝術團的建設:一是吸納黃梅戲表演專業的同學充實理事會,并負責平時的專業指導,同時,動員有表演基礎的老會員繼續留在藝術團,帶動新會員一起提高;二是與指導教師加強溝通,加大指導力度。上學期校團委聘請了潘啟才、方寶玲兩位老師擔任指導教師,本學期校團委又聘請了丁紹夫老師擔任指導教師,定期對會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三是加強與安慶市專業劇團和民間黃梅戲組織的溝通,邀請黃梅戲愛好者到校園進行聯誼,營造氛圍,擴大影響;四是加強理論研究,鼓勵基礎較好的會員進行黃梅戲的理論研究,學校提供平臺,以科研立項的方式予以支持,鼓勵學生開辦黃梅戲知識講座,揚黃梅藝術;鼓勵學生自己創作劇本,提倡自編自導自演。未來三年內,大學生黃梅劇藝術團的發展目標是:有一支水平較高的演出隊伍,有一批質量較好的特色節目,有一些理論研究或創作成果,有一些贏得認可的知名活動。(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