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我校在龍山校區行政樓二樓會議室召開了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服務為重”專題研討會。院長汪青松,副院長時新中、張群出席會議。教務處、招生就業處、學生處、團委以及各院系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教務處副處長張國定主持。

會上,汪青松院長作了重要講話。汪院長深刻分析了“服務為重”的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他說,從世界教育發展史來看,教育必須服務社會,這是世界教育發展的規律,是由現代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特征所決定的。黨的教育方針指出,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在人才培養中必須堅持“服務為重”的必要性,教育只有服務社會,才能建設創新型國家。關于高等教育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汪院長指出,一要堅持以社會需求、市場需求、就業需求為導向;二要堅持“通識為基、能力為本、人文為魂”的要求均要服從于“服務為重”的教育理念,“服務為重”是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要按照“雙服務”(即直接服務學生、最終服務社會)的取向來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四要將“四為”(即通識為基、能力為本、人文為魂、服務為重)方針與“四成”( 即成長、成人、成才、成功)工程、“四個轉型”(即從頂層向基層轉型、從教師向學生轉型、從方案向實施轉型、從校內向校外轉型)結合起來,最終做到“四進”(即進大綱、進課堂、進社會、進考核)。汪院長要求大家積極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并結合工作實踐撰寫教學研究論文。
時新中副院長在講話中指出,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首先需要解決認識問題,要把握好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與我校“質量工程”建設、實施“四成”教育工程的關系,要認真研究“服務為重”的必要性,通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學生四大能力(即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的提升。時院長還指出,應成立專門的課題組和學術團隊來承擔08版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和落實工作,并進行跟蹤研究。
張群副院長在講話中指出,人才培養方案作為高等學校的憲法性文件,其制訂應貫徹好黨的教育方針;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應始終圍繞“四為”指導思想來進行操作、設計,重點抓好課程體系結構的改革,落實教學大綱,規范教學行為;“服務為重”應與高等教育的職能相結合,強調高校要服務學生,更強調高校要服務社會。
教務處、招生就業處、學生處、生命科學系和美術學院的負責同志在會上作了主題發言。(文/教務處 圖/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