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人文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專業2004級就業工作就敲起了急鼓緊鑼。2月29日下午,該院在A樓408教室舉行了就業工作再動員會議。會議以人文與社會學院黨總支書記疏玉友同志的《就業難,難在哪里?》為主題報告。
報告宏觀分析2008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嚴峻形勢,細致深入、準確到位;而對微觀的就業“難”,則更是切中肯綮。報告指出,多數同學的就業難,很大程度上是個人就業觀念相對滯后所致,主要表現為分配觀、鄉土觀、等待觀、身價觀等。報告號召廣大畢業生要更新觀念,挑戰自我,降低期望值,即從“人才”高端退守到“建設者”的位置上,從“擇枝而棲、待價而沽”的一廂情愿中走出來,樹立就業的市場意識,堅持“先就業、求生存,后擇業、再發展”的務實就業觀,主動就業,積極就業,“就業難”即便是極地冰山也會消融,噴涌出就業的艷陽天。
報告鞭辟入里,反響強烈。報告會一結束,一部分同學就堵住了本班輔導員,要求到東南沿海找市場,天南海北去就業。(周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