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至6月1日,我校在行政樓一樓會議室、體育館開展2022年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汪時珍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學校專兼職輔導員、專兼職心理教師,學工部、團委等相關管理人員參加此次培訓。
開班儀式上,汪時珍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他強調,全體學員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要改進教育方法,切實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要堅持“對焦、對癥、對策、對表”,形成篩查、干預、跟蹤、控制一體化的工作機制,積極開展生命教育、親情教育,增強學生尊重生命、珍愛生命的意識。要厚植愛生情懷,切實增強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優質內容供給能力,做到活動體驗有內涵、議題設置有深度、教育內容有趣有效,用心、用力、用行精準定制心理“營養套餐”,錘煉潤己澤人的優秀品格,做有溫度的輔導員。
此次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分為開班動員、理論導航、技能實操、專題研討、素質拓展、總結分享等6個板塊,在輔導內容上實現了系統化,在參與范圍上實現了全覆蓋,幫助全體學員學會調適情緒,加強團隊合作,更好地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與技能。
理論導航 革新理念
自我評估、換位思考、心理刻畫……合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王永教授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與技能”,通過多種互動方式,幫助學員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與技能?!罢埓蠹彝ㄟ^繪畫展示心理健康教育在自己心中的意象。”向日葵寓意良好的心態、烏云象征抑郁的情緒,白紙上的黑點表示心理上的障礙……王永以小見大,通過解讀學員的畫作一一解釋其背后可能寓意的心理問題。他聚焦目前社會熱點問題,深入淺出地講解學生可能遇見的心理障礙并向大家描繪出了切實可行的輔導“路線圖”。
技能實操 提升效能
教師教育學院宋志英教授從大學生心理狀態的區分以及會談技術兩方面展開了分享。她提出,心理狀態分為健康、亞健康和不健康,并對這三種狀態所呈現出來的特點做了具體細致的描述。同時還結合心理健康測試以及典型案例分析引出了“因、時、度、化”四步分析法來辨別區分心理不健康的三個程度。
“人際溝通最大的障礙是什么?”宋志英圍繞“心理會談與溝通技巧”,以問題為引,結合現場情景演練與互動小游戲提出了三大傾聽技巧、兩個會談技術以及一個會談態度。她建議,輔導員們在與學生會談時,不要一味“輸出觀點”與“試圖說服”,而是要有共情能力,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真正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學生才能敞開心扉,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決。
新生心理普測結果分析、在校生心理咨詢數據統計、在校生心理危機人員數據統計……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副主任賈濤通過大數據系統分析,總結和反思了學校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呈波浪形,時高時低,時靜時躁。”賈濤強調,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個遙遠、冰冷的詞,不應該“談虎色變”,“我們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輔導,有的放矢解決問題?!?/p>
賈濤在問題分析基礎上,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入手,細致解讀了學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預案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實施辦法,為參訓教師提供了各類心理危機事件干預的操作規范和具體要求。
分組研討 分享碰撞
在分組討論中,100余位教師圍繞“輔導員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中的定位與職責、當代大學生抗挫折能力與探討、輔導員身心健康的自我維護與專業成長、內卷or躺平?當代大學生心態特征分析”等四個專題展開。第四小組對當代大學生心態特征進行了討論分析?!皼]有目標地盲目內卷和受從眾心理支配的被動內卷都是低效且浪費時間的行為。”“躺平是學生們在高欲望和低奮斗的矛盾之下進行的一種選擇”……
美術學院輔導員孟莉對組員們的討論進行了總結。“過分內卷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壓力,而過度躺平會則使學生失去奮斗的動力和目標?!彼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在內卷和躺平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輔導員的職責所在。同時她表示,“分組研討的形式較為新穎活躍,能夠讓大家積極自由地發表觀點、分享經驗、交流學習?!?/p>
素質拓展 熔煉團隊
“喊出我們的口號,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心理素質拓展活動中,拓展教練鼓勵學員們放松心態,對自我狀態進行調整,從而實現自由交流。各團隊集思廣益,在歡笑聲中討論交流、開展合作?!耙环虍旉P”“甕中捉鱉”等項目考驗著學員們的反應力、判斷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幫助大家在游戲中悅納自我,實現關系“破冰”。
“我將在未來的教學中,和學生貼心,讓關系貼緊,在細節上貼進。”來自經濟管理學院的輔導員張敏在活動分享中暢談感受,深感專題培訓加強了他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認知程度,系統化輔導讓他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表示,“今后,我會把學生的心上事真正變為自己的上心事,努力畫出最大最美的同心圓。”
(撰稿:學生記者 朱睿 許樹群 黃穎 攝影:學生記者 倪凱 余子怡 王嫚嫚 吳浪 編輯:江偉 審核:華秀梅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