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我校舉行教育部師范類專業第二級認證(生物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現場考查專家組見面會。生物科學專業認證教育部專家組組長華中師范大學原副校長李向農教授,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認證教育部專家組組長浙江工商大學施建祥教授,生物科學專業認證專家組成員馮鴻教授、孫洪兆教授、周忠良教授、張世軍正高級教師,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認證專家組成員張守波教授、李淑文教授、張筱瑋教授、王斌高級教師,省教育評估中心主任汪開壽,我校黨政領導許繼榮、閔永新、汪時珍、胡臘香、吳瓊、余精華出席會議。我校相關職能部門、學院及認證專業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李向農主持。
見面會上,李向農對此次認證現場考查工作的相關安排和要求作了說明。李向農指出,開展師范類專業認證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好老師是民族的希望”的高度,對教師培養質量標準提出“三個牢固樹立”“四個相統一”“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的明確要求。進校考查期間,專家組將對照標準,在審閱專業自評報告和教學狀態數據分析報告以及支撐材料的基礎上,按照“專業舉證、專家查證”方式開展深度訪談、聽課看課、考查走訪、查閱文卷、集體評議,為專業改進教學工作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與建議。李向農表示,專家組將尊重標準、遵循規范、尊重不同高校專業之間的差異,按照專業認證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與學校相關方面加強溝通交流,做到專業、透明、高質量地完成此次認證工作。
校長閔永新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對專家進校考查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并對我校辦學歷史、辦學理念、教師教育特色作了簡要介紹。閔永新指出,近年來,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服務支撐安徽“三地一區”為己任,遵循“舉師范旗、走應用路、創特色牌”發展思路,堅持“優勢文科、應用理科、新興工科”發展布局,深入推進“863”學院建設,積極探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學校堅持優先發展教師教育,著力建設“卓越化、開放型”教師教育體系,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為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培養“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優秀鄉村教師。學校大力推進師范專業認證工作,堅持將“產出導向、學生中心、持續改進”理念融入專業建設、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等中,強化以“畢業要求”為核心的“主線”要求,反向設計和正向施工,并在不斷深化中持續改進;建立基于產出的評價改進機制“底線”要求,推進“3310”育人體系建設,積極探索課程思政,以皖江區域優秀歷史文化、大別山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浸潤校園精神,以培養“學得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的“紅色園丁”。閔永新表示,學校將以此次認證為契機,按照專家組和省教育評估中心的要求,秉持認證理念和原則,抓住主線,守住底線,全面推動專業建設,轉變教育理念,重塑教育體系,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完善質量保障體系,不斷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地方師范院校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生物科學、數學和應用數學專業負責人對自評報告作了補充說明。在提問循證環節,專家們根據認證標準,對兩個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進行了詢問,學校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進行了解答。(撰稿:陳磊 攝影:陳廣 江偉 審核:黃興帥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