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中央2004(16)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宣傳表彰一批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輔導員,更好地調動和激勵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導,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臺共同主辦了“2008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評選出10名“2008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20名“2008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
此次評選活動于2009年1月21日正式啟動,全國各地各高校踴躍參與,共推薦412名輔導員參評。至3月25日,“2008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初評工作已經結束,100名入圍候選人名單揭曉,我校文學院楊永久老師順利入圍。在初評入圍的100名輔導員名單中,安徽省僅有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和我校3所高校推薦的優秀輔導員人選入圍。這不僅是楊永久老師的榮譽,更是我校的驕傲。
“2008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網絡投票“100進30”將于3月26日—4月12日進行,高校師生和廣大網友可登陸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edu/fdy01.htm)進行投票。
讓學生在關愛中成長
——安慶師范學院楊永久個人材料
一、個人簡歷
楊永久,女,漢族,中共黨員,1978年1月生,2001年9月至今擔任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輔導員。2008年擔任兩個年級4個班(254人)輔導員。

二、工作情況
(一)甘于奉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楊永久有兩個孩子,大孩子五歲半,一出生就患上小兒腦癱,小女兒才兩歲。作為母親,她承擔了極重的家庭負擔,每天晚上還要給大孩子進行康復訓練。當同事們周末或寒暑期休假時,她和愛人經常要帶著患病的大孩子輾轉求醫。
作為輔導員,她同時負責學生黨支部工作、就業工作、黨總支秘書的事務,每天都處于高負荷的工作狀態中。在奧運火炬傳遞期間,安全穩定工作特別重要,她顧不得患心肌炎正在住院的丈夫,堅持在輔導員崗位上。她每天與自己班上外出找工作的學生通過電話、e-mail、QQ群保持聯系,同時還承擔著系里安全穩定工作的督促檢查工作。
2008年暑假,奧運會召開前夕,學校召開緊急會議,要求全面把握和聯系每一名學生,確保奧運會期間的安全穩定。而與此同時,該同志的大孩子正在等待北京東直門醫院安排做手術,她本應該離開安慶去北京,陪伴在孩子身邊,可她瞞住了單位,二話不說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因為她知道,北京奧運重于一切。工作之余,她與在北京幫助護理的親戚保持密切聯系,一天一個電話,當她得知由于醫生失誤和護理不周,有一個傷口縫合老是不行,一周縫一次,反復縫了3次時,她心中滿是對孩子的牽掛與愧疚。奧運會開了15天,她也度過了15個不眠之夜,每一天每一刻都牽動著這位母親的心,眼淚不知流了多少,可是擦干淚水后,她仍舊繼續工作……。
2008年12月初,教育部舉辦"全國高校輔導員高級研修班"培訓活動,學校安排她去參加培訓。這是學校對她的充分認可,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提升機會。可是,她的婆婆此時腦溢血正在住院,家里還有兩個需要照料的孩子。通情達理的愛人深知學習和工作對妻子的意義,極力支持她去。盡管經濟拮據,家里還是臨時請了兩個保姆幫助照看老人和小孩。在培訓活動中,楊永久同志認真鉆研消化每一次講座內容,不放過任何學習和交流機會,進一步提升了業務素質。
(二)勇于創新,把學生成才放在第一位
楊永久所在的安慶師范學院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在班級工作中,她十分注重彰顯學校"文化育人"特色,結合專業特點,鼓勵引導學生進行文學創作,極力拓展學生創新思維,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培養,營造了良好的班級育人氛圍和文化氛圍。
她的一個學生才入學不久,就擅自一人去一位名人的墓地祭奠,當夜睡在墓旁,表達對他的哀思,這是違反校紀、校規的,按制度應處分。可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打擊學生的興趣愛好,甚至埋沒人才,影響學生一生。楊永久在了解情況后,并沒有輕言處罰,而是與其促膝談心。長達三個小時的談話中,向他講述了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他知曉了劉大櫆、姚鼐、嚴復、郁達夫、陳望道等文化名人學者在這里傳播文化的經歷;鼓勵他努力創作,像先賢學習、向名人學習。這名學生深受鼓舞。不久,就拿著他剛發表的第一篇作品興沖沖地告訴了楊永久。在隨后的幾次班會上,楊永久適時地表揚了他,號召大家向他學習,也要求他主動幫助同學學習創作。這件事對師生關系影響很大,對這名學生成長成才影響更大,他也特別支持輔導員工作。他經常推薦好書給同學讀、帶動和鼓勵班上同學進行文學創作。大學四年期間,僅他一人公開發表文章140多篇。
2005級文秘班學生谷卿,被譽為"80后"的學者型作家,在校期間有50余篇文章發表于《中華文學選刊》、《創新作文》等各類級別近二十種報刊雜志,并出版個人文集《失語著行吟》。作品涉及散文、雜文、文藝評論、社會思想評論、時政評述、人物評論、文史論文、影視評論和圖書評論等。漢語言文學專業2007級(4)班學生方卉也已發表10多篇文章。
(三)關愛學生,彰顯人格魅力
楊永久出身貧寒,其大學的學業是靠著自己勤工儉學完成的。自從有了身患腦癱的孩子后,高昂的治療費用更是令家庭一貧如洗,她也更深切地理解了貧困的真正含義。她經常深入學生宿舍與貧困生開展談心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她客觀公正地主持班級學生獎助學金和困難補助的評選和發放工作,把資助款項及時發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手中。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她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善于換位思考,學生也把她當做知心的姐姐,有什么事也樂意找她。當有的學生生活費不夠時,她會毫不猶豫地借出身上僅有的百十元錢。不少學生得到她的關愛和鼓勵后,走上工作崗位了仍與她保持聯系,向她寫信表示感謝。
盡管工作任務繁重,生活負擔沉重,但楊永久一直樂觀、友善和堅強。她的生活態度和工作狀態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她的學生。她有一個學生考專升本時,臨近考試了,卻跑到辦公室看著她做事、跟前跟后。她邊做事邊問學生怎么不去復習,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學生告訴她,是因為覺得壓力很大,想從楊老師這里獲得力量。但卻再三強調楊老師只管忙,不用管她。她是因為覺得楊老師非常不容易,看著楊老師忙碌的身影,她就有力量再去努力了。她從楊老師身上能夠獲得前進的動力。這使她深深的感受到,當輔導員光嘴上講可不行,以實際行動去影響學生才更有效。盡管該同志生活上有非常大的困難,但她一直負重前行、微笑面對,為學生樹立了榜樣,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愛"字,給予學生無窮的勇氣和力量,贏得了學生的愛戴。
(四)勤于思考,把輔導員工作當成一項事業
楊永久刻苦鉆研、勤奮好學,注重學生工作的理論研究,先后發表多篇學生工作相關文章。她白天上班,等兩個孩子入睡后,她才開始自己的學習。在準備申報教育部項目時,她到處查資料、請專家指導,經常到凌晨4、5點休息一會兒又去上班,再在班車上睡一會兒。每天休息不到4小時。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項目終于獲得了教育部立項。
楊永久在擔任輔導員期間,愛崗敬業,勤于思考,注重實效,能夠把握學生工作規律,不斷總結提高。她先后多次獲得各級各類獎勵和榮譽,所帶班級先后多次獲得校級榮譽,所帶學生多次獲得各級各類獎勵。她心系工作、情系學生,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實著自己的精神世界,凈化了學生的心靈,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三、獲獎情況
2008年:
安慶師范學院2007年度實踐教學指導獎;
2007年:
課題《輔導員在培養大學生文化創新能力中的角色定位》獲準"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高校思政、黨建、穩定、網絡)委托研究項目輔導員骨干支持研究課題(教思政司函〔2007〕49號)"立項。
(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