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日,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節目中用近2分鐘的時間報道了我校優秀學子,政法學院2007屆畢業生,現任黃山市黃山區新明鄉葛湖村黨總支書記助理葉青同學的先進事跡,立時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安徽日報、安徽衛視等媒體紛紛予以轉載報道。

請點擊新聞聯播視頻地址:http://210.45.168.35:8080/news/www/data/2009/0520/article_528.htm
葉青同學是我校2007屆政法學院畢業生,現任黃山市黃山區新明鄉葛湖村黨總支書記助理。2007年被黃山市委組織部招募為大學生“村官”,2008年通過省委組織部統一招考轉入省選聘生。在村任職兩年來,他腳踏實地、為民辦實事,從原來群眾眼中書生意氣的大學生逐漸成為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靠得住的人,在引領農民創業致富上成為了排頭兵。
從開始到村任職時,他就把發展農業、服務農村、造福農民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堅持從小事做起,與群眾打成一片,平時總是用全心對待工作,用真心對待村民,用虛心對待學習。作為村書記助理,他在組織建設上積極出謀劃策,2007年,他任職的村剛剛成立了農村社區黨支部,為了使農村社區黨建試點工作深入開展,他就向村總支書記提議成立了社區黨支部黨員義務巡邏隊,組建了黨員義務清潔隊和黨員文化宣傳隊,組織開展了大量活動,不僅使整個社區文明創建上了一個水平,而且還增強了剛成立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了當地村民和黨員的贊許。為了做好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他還提議將“村兩委”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次數每月統計一次在黨務公開欄里進行公開,這樣就大大促進了代理工作,自從該制度實行以后,“村兩委”代理次數平均增長了30%,這個做法還被鄉黨委推廣到全鄉實行。2008年被鄉黨委授予了“優秀黨務工作者”光榮稱號,被區人事部門授予了“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先進個人”稱號。

在村任職期間,葉青始終將群眾最需要什么、最關心什么作為工作的出發點。他任職的村一共有兩條主干道,一條已于2007年修成通車,另一條是今年實施的農村公路“村村通”,是鄉重點民生工程。該條道路牽涉到四個村民組的生產生活出行,是村民們期盼已久的富民路。該條道路由于招投標和資金的問題,原定于2月份開始動工被推遲到3月份,又加上天氣的影響,快到4月份道路施工只完成了1/3,該村以茶葉為主導,村民80%的收入都來源于茶葉,而且茶葉采摘、生產、出售都集中在清明谷雨前后的20多天,“要想富、先修路”,原本打算在茶季之前修成通車的“富民路”,可眼下卻成了村民對外銷售茶葉的“障礙路”,而且施工現場對茶農出行造成了安全隱患,有部分群眾就產生了不滿情緒,如果不協調,不做思想工作,很有可能造成群眾上訪,影響施工。當得知這一情況后,敏銳的他就迅速向鄉有關領導和“村兩委”匯報了情況,經村兩委會研究,隨即召開了施工單位和部分村民代表、黨員參加的協調會,通過協調,施工方被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施工,避開茶農出行的高峰時間段,讓茶農先行,同時聘請專人看護,保證剛施工的路面不被破壞,確保公路質量,還在醒目位置和危險地段樹立警示牌,保證出行安全,這樣既解決了茶農外出銷售茶葉難問題,又保證了工程施工進度,整個茶季200多戶茶農出行未出現一起交通安全事故,道路施工目前也已基本完成。他從實際出發,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辦實事不違背民意,這種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和敏銳的洞察力贏得當地干群的普遍認可。
作為大學生“村官”, 葉青想的最多的是怎樣讓村民們富起來。兩年前他來這里時,全村400多戶人家守著名茶太平猴魁,收入卻上不去,根本原因是人工炒茶的老傳統造成質量參差不齊、加工量也上不去,客戶來一趟得等好幾天。在調查的基礎上,他就萌生了創立茶廠的念頭, 創意一出,就被村兩委班子相中,多方籌集資金建起了茶廠,他又通過網絡,購買了先進的茶葉加工設備,火候能統一、外形長短又一致,茶的品相與口感都更好了,過去每斤幾十元的茶賣到了三四百,極品檔次要好幾千元一斤。銷量大了,直接拉動茶農規范種植,面積比兩年前增加了三成,單產翻了一倍還要多。今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作為高檔茶太平猴魁肯定會受其影響,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過走訪,摸索出了一條對策。該村十個村民組的茶葉品質產量都有特點,地勢低的地方品質雖然稍差一些,但產量高;地勢高的地方產量少但品質好。正好太平猴魁有兩種不同的制作工藝,高檔太平猴魁制作要求高,每枝茶葉都是精挑細選,而且加工工序多,耗時長,每天加工量少,但價錢高;一般太平猴魁制作要求低些,雖然價格便宜一些,但加工量大。針對調查摸索出來的規律,他積極向茶農宣傳,因地制宜,引導不同地方的茶農采取不同的加工工藝,這樣可以使資源達到最優化,最大限度地促進茶農增收。同時,他還在網上收集信息,將市場動態及時帶到村民中去,并通過網絡向外推銷太平猴魁。目前,茶季已經結束,可喜的是該村茶農收入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增長了至少一層。2009年4月24 日,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對他的創業事跡進行了專題采訪,5月2日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第二條、5月3 日安徽新聞聯播頭條都中作了專題報道,這正是對他在村任職表現的充分肯定。
作為大學生“村官”, 葉青還利用自身師范生的專業特長,為當地小學生每月上三次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在村里他爭當文明先鋒,在他的努力下,辦起了“農民書屋”,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此外,他還利用遠程教育平臺,組織黨員、致富能手開展學習活動,使村級活動場所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平時他勤于學習、善于學習,不僅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更多的向當地干部群眾學習,到群眾中去躬身問計,他是一個能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滿懷熱忱、眼睛向下,能夠與群眾打成一片的大學生。2009年1月14日,他最為黃山市唯一的一名代表參加了全省選派干部和選聘生代表迎春座談會,在會上,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段敦厚對他的工作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
現在,葉青表示還有好多事情要做,需要他的地方還有很多,他會一如既往的對待自己的這份工作,在農村廣闊的天地里創出一份事業來。(宣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