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學校第三屆國際中文教育文化節在菱湖校區舉行,校長彭鳳蓮出席并宣布文化節開幕。校黨委常委張紅飛,相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外籍教師與人文學院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師生等參加開幕式。

伴隨著鏗鏘有力的琵琶演奏,古典舞《象王行》拉開了序幕。 在悠揚古曲中,17位師生身著各民族服飾,或手捧哈達、或手持竹笛、或手撐油紙傘,在舞臺上緩步輕移,為觀眾展現民族特色服飾文化……風格迥異的表演使得臺下師生連連贊嘆“不虛此行”,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場“視聽盛宴”。拉丁舞與現代舞熱情洋溢、武術表演展現國粹魅力、多語種歌謠飽含異域風情、黃梅戲唱腔細膩婉轉……開幕式上,由人文學院、音樂學院、黃梅劇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等選送的13個節目,集中展現了中華多民族文化風采與中西交融的氣韻。中西文化齊聚一堂,彰顯了此次文化節多元一體的特點,詮釋了民族融合,海納百川的理念。

“這是我首次觀看學校國際中文教育文化節開幕式表演,深刻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數理學院外籍教師Murad Ali Shah表示,學生們精彩的表演讓他耳目一新。

本次國際中文教育文化節以“民族之林 多彩世界”為主題,舉辦中外優秀電影展演,體驗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百態人生,在銀幕中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開展我的漢教之路”—孔子學院志愿者訪談,進一步了解國際中文教育課堂的國內外現狀和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魅力;設立中外美食文化節,通過動手體驗、現場品嘗、集中呈現等方式,展示中華傳統美食文化和異域美食文化特色;聚焦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和學科建設,就人才培養、碩士點建設、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展開工作研討。文化節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彰顯民族性和國際范。
學校舉辦第三屆國際中文教育文化節,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展示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創新推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學校將此為契機,繼續提高專業辦學水平,引入更多國際參與者和文化元素,進一步促進文化交流,不斷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為校園文化發展營造濃厚的多元氛圍。(撰稿:學生記者 羅佳琦 陶玉涵 攝影:學生記者 張素清 王安琦 編輯:江偉 審核:王波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