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如一日,嚴謹細致,盡職盡責,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她就是安慶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案件評查專家聶早早。聶早早對待教育事業一絲不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她畢生的遵循。
以生為本 圍繞學生
1991年,聶早早來到安慶師范大學任教。三十年的教學生涯,聶早早收獲了一批又一批學生。她說,學生就是她的孩子,學生們都親切地稱她為“早早老師”。
課余時間利用QQ和微信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修改投稿論文、指導學生實踐項目立項、提供各種專業咨詢服務……聶早早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關心和幫助學生。最讓她高興的是早年間畢業的幾名學生因為聽了她的課喜歡上了法律專業,成為了職業法律人。

“以前參加辯論賽,有一次辯題是關于政策的,我們有不懂的地方就去問早早老師,她特別耐心的幫我們解答。”法學專業2019(1)班的魏山昊表示,聶早早對待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而且說話很親切溫柔。
堅守課堂是教師的基本責任,在聶早早眼中更是如此。一次車禍讓聶早早的右手掌骨骨裂,但她仍堅持左手寫板書上好每一節課。三十年來從未因私請過一次假、調過一次課、沒有一天離開過教學崗位,即使是愛人住院做手術,也在醫院堅持備課,到校堅持上課。
學無止境 關照學生
為了讓課堂“活”起來,適應專業需要,她于1992年通過了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應用法學課程內容會不斷更新,聶早早每次上課前都重新備課,及時更新講稿和課件。她強調,法律規范是日新月異的,法律條文也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作為法學專業的老師也要不斷學習、跟緊時事。

不僅如此,她還經常將生活中的“法律”融入課堂,“學習法律不僅要知道法律條款,更要知道它的來龍去脈,這樣才能給同學們講清楚。”聶早早表示,要深入社會實踐,法律事件來源于生活,將法律條文和生活結合才能使得原本枯燥的條文變得有趣,進而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早早老師的課特別有意思,她經常會用鮮活的案例來闡釋書本上枯燥的法律條文,有次老師用高空拋物的事件來講侵權責任法,我瞬間就懂了。”法學專業2020(1)班的何婷文表示,“我在聶老師的課堂上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而且聶早早形象一直都是很正面的、幽默風趣的風格,滿滿的正能量激勵著我一直保持對法律的興趣。”
潛心教研 服務學生
從教三十年來,聶早早堅持教學與科研并重,先后主持了九項省廳級課題項目研究工作,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三項國家級法學科研課題研究;在《光明日報》《江淮論壇》《中州學刊》《學術論壇》《理論與改革》《人大研究》等報刊公開發表論文30余篇。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科研成果,極大地提升了她的教學水平。

“踏踏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做事。”這是聶早早經常叮囑學生們的話。她表示,三十年來一直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感覺很幸福,希望學生們日后也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從事喜歡的工作,并且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圖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文雯 審核: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