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學校舉行“資源與環境”高峰培育學科建設研討會。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劉文清院士、北京大學張遠航院士、復旦大學陳建民院士等十余位專家出席研討會,為學科建設問診把脈、建言獻策。校黨委書記李福華、校長彭鳳蓮,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肖新、申傳勝出席會議。
與會專家從國家戰略需求和學科前沿的角度出發,結合長江經濟帶、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特色資源以及區域首位產業,就學校“資源與環境”學科的發展定位、錯位發展、開放合作、人才引進、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并提出建設性意見。
李福華作總結講話。他對各位專家從戰略和戰術層面給予的精準指導與寶貴建議致以誠摯的感謝。他強調,相關部門和學院要立即行動、馬上落實,讓專家的智慧切實轉化為學科發展的動力。他要求,要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推動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及“資源與環境”學科建設取得突破,嚴格對標對表,堅定信心決心,堅持單位和點的突破一體化推進。要深化改革,守正創新,推進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要深刻領會黨中央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協同抓好貫徹落實,確保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會精神在學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開放合作,廣拓資源,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擴大開放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應有之義,各學院和機關部門要堅持以開放促改革,積極主動“走出去”,拓寬思路、創新舉措、尋求突破。
彭鳳蓮主持研討會。她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發展現狀、辦學定位與方向。她指出,專家們的指導對“資源與環境”學科具有建設性意義,學校將繼續服務“長江大保護”“大別山革命老區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著力打造“資源與環境”“戲曲與曲藝”“教育”等特色學科群。
申傳勝匯報了“資源與環境”學科發展背景、學科特色、研究方向、團隊平臺和下一步主要任務。
相關學院及職能部門負責人參會。(撰稿:譚繼紅 編輯、攝影:江偉 審核:陳東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