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吳瓊率隊赴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開展專題調研,召開“智能新能源材料”微學科建設研討會。

吳瓊一行深入生產研發一線,實地了解新能源材料研發進展、技術轉化難點,重點征詢企業對研究生知識結構、實踐能力的核心需求。
吳瓊對國軒高科的支持表示感謝,介紹了學校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成效。她指出,微學科建設要緊緊把握三大核心方向,要以產業需求為根本,打破學科壁壘,培育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復合型人才。要以交叉融合為關鍵,整合校院資源,開辟跨學科人才培養新路徑。要以平臺賦能為支撐,依托安徽高等研究院等載體,將研究生聯合培養、科研攻關與微學科建設深度綁定。她強調,“智能新能源材料”微學科需強化實踐教學,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助力碩士研究生成長為應用型人才。

我校化學專業2007屆杰出校友、國軒高科執行總裁王啟歲表示,智能新能源材料是行業發展核心驅動力,期待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在微學科建設、人才共育、技術攻關等方面探索全面合作新路徑。國軒高科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企業人才招聘培養體系、材料研發布局及全球產業規劃,強調人才培養需與企業技術攻堅需求深度融合。
化學化工學院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智能新能源材料”微學科建設框架與培養方案。雙方圍繞微學科方向、課程設置貼合生產實際,“校企雙導師”培養模式,提升學生國際視野等問題開展深入研討。該培養方案已在中石化安慶分公司、奇瑞控股循環單元研究院等企業開展針對性調研,確保既契合企業需求,又凸顯學科交叉優勢。
此次研討會為“智能新能源材料”微學科建設明確了方向,為校企深化合作、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奠定基礎,標志著我校以產學研協同為特色的首批微學科建設正式啟動。下一步,學校將以微學科建設為突破口,持續深化產教融合與學科交叉,提升研究生培養與產業發展的適配度,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輸送更多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撰稿、攝影:汪玲等 編輯:范龍超 審核:鮑青燕 華秀梅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