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經典之學,揚子衿之風。為深入貫徹落實“三修”教育理念,進一步學習國學知識,增強大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5月9日晚,校學生會在圖書館東報告廳舉辦首屆“子衿杯”國學知識競賽決賽。初賽中脫穎而出的六支學院代表隊匯聚于此,進行著比拼國學知識的終極較量。來自全校四百余名師生現場觀看了比賽。
決賽分為必答題,搶答題和風險題三個環節,內容包括文學、歷史、禮俗學、藝術等多個方面,對各參賽選手的國學修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必答題環節中,各院均表現不俗,其中文學院、教育學院等四支代表隊所有問題全部答對。“‘江郎才盡’中的‘江郎’指的是誰?”主持人話音剛落,音樂學院參賽隊眼疾手快,成功搶題。在搶答題環節中,音樂學院戰績斐然,成功搶答八題,順利領先第二名25分。風險題環節中,題目難度再次加大,內容包括有依據音樂猜測樂曲描述的戰爭名稱,有依據現代影視劇中出現的民族飾物回答物品名稱和在古代的用處,還有依據圖片中的人物服飾描述人物的所屬民族和風俗習慣等等。

校學生會敬敷苑主任鮑園介紹,為提高活動影響,鼓勵同學們更加踴躍地參與進來,校學生會賽前經過了廣泛的組織動員和宣傳,并在賽事環節中加入了詩文、音樂、影視等多重因素,使國學學習生動有趣。文學院代表隊領隊王新惠來自對外漢語專業,因為專業學習,她有著十分深厚的國學知識儲備,對于本次比賽,她感慨頗多:“第一次看到有這么多同學以比賽的名義聚集起來,在一起了解傳統文化,學習國學知識,這是一種難得的體驗?!?/p>
校團委夏靖老師對此次活動的舉辦大加贊賞。他說,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人生的大智慧、大道理,本次國學知識競賽以傳播國學文化為宗旨,將國學經典帶到同學中間,在比賽中感受國學的魅力,活動新穎,組織策劃周密,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國學的饕餮盛宴。
最終,文學院代表隊以優異表現勇奪冠軍,計算機與信息學院代表隊和音樂學院代表隊分獲亞軍和季軍。(文/學生通訊員 范俊 陳曉芳 攝影/學生記者 趙瑜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