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的小李今年大四,幾天前返校辦些手續,令他驚奇的是,在食堂就餐時,發現食堂的就餐秩序變好了,同學們學會了在打飯時排隊,用餐結束后自覺排著“長龍”將餐盤放置在固定回收點,使用現金交易的學生少了,使用一次性飯盒的學生少了,甚至部分食堂在打飯處撤掉了一次性飯盒??????
原來,為提升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全校開展了“三修”教育活動,創建“文明食堂”是“修行”的系列活動之一。今年10月,校學生會聯合院系學生會在后勤管理處的指導下,開展了為期五周的“文明就餐”活動。
為了使該項活動達到預期效果,校學生會的同學們在后勤管理處老師的指導下制定了詳實的活動方案,廣泛宣傳,著手開展文明就餐行為。他們通過主題班會、張貼文明標語等活動形式,使同學們關注并了解文明就餐的重要性,并聯合院系組織動員了一千多名志愿者參加到為期五周的“文明督導”中去。在各大食堂,每當不文明的行為舉止出現時,總會有臂套袖標、肩披綬帶的志愿者細心地對其勸阻。現在,學生就餐行為越來越文明,食堂就餐氛圍越來越和諧了。
獨秀食堂的王經理向記者介紹:“自從學校開展‘文明就餐’活動以來,就餐秩序得到進一步規范。”
“現在我們的工作強度小了很多,”國榮美食的李阿姨笑著對記者說,“同學們吃完后就自覺地將餐盤和垃圾帶走,雖然還有同學依然把餐盤和垃圾留在餐桌上,但比以前好多了,希望同學們能堅持下去。”
此次活動在同學中產生了較大的反響,同學們都認為文明就餐應該“從我做起”。文明就餐是一所大學精神文明的重要體現,只要全體同學行動起來,從文明用餐的點滴做起,就能構建整潔、舒適、文明的食堂環境。
為了穩固工作成果,進一步規范同學們的就餐行為,校學生會聯合了院系學生會,將在校團委、后勤管理處的指導下總結文明就餐活動成果,推進文明就餐活動常態化。(尹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