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貞的人格,強勁的毅力,豐富的學識,明敏的頭腦……”記者的這些品質你擁有幾項?11月30日晚,一場名為“廣播臺‘特約記者’大賽”的比賽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展開。20名參賽選手帶著想成為記者的決心齊聚一堂,共同上演了一場廣播臺特約記者名額“爭奪”賽。
據大學生通訊社社長尹江明介紹,本次活動由校廣播臺與大學生通訊社聯合舉辦。大賽以“傳遞真實 播種快樂”為主題,目的是為對新聞采寫與播音感興趣的同學一個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臺。
比賽開始前十分鐘,會場坐滿了參選選手和觀眾。沒有隨意的嬉鬧聲,也沒有座椅移動的摩擦聲,選手們低著頭輕聲背誦演講稿的聲音顯得格外清晰。來自文學院新聞學的選手高燕,手里拿著兩張密密麻麻演講稿正在誦讀;旁邊的一位選手則正在練習即將上臺表演的口琴演奏。選手們的充足準備,顯示出他們對這次比賽的重視。
比賽一開始,參賽選手就各出奇招,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拉開了自我介紹環節的序幕。“你只看到我的年少輕狂,卻沒看到我學求研習費盡思量。你有你的人生經驗事故文章,我有我的初生牛犢熱血滿腔。”來自政法學院法學專業的王晶晶用改編的一段“陳歐體”自我介紹贏得了評委的好評。
當然,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記者,只會說還不行,還要多才多藝。教育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安同慶上場后,不像其他選手那樣作“長篇介紹”,而是用一段精彩的魔術表演征服了評委和觀眾。而其他選手也紛紛展示了自己的特長,唱歌、朗誦、太極拳、古典舞輪番上陣,博得了觀眾陣陣掌聲。
在接下來的第二個環節“新聞播報與評論”中,選手們的選題從娛樂到政治再到國際時事,涉及各個方面。有人評論《爸爸去哪兒》的播放并不是“零差評”就沒有弊處,也有人談到校內近期舉辦的“善行一百”活動的意義。“盡管大一學生的評論能力還不是特別強,但大家的觀點和角度卻很新穎,讓我們很欣賞。” 作為評委之一的廣播臺播音員王盾說。
經過兩個小時的激烈角逐后,楚千惠、邢丹丹等八位選手幸運地成為了廣播臺的“特約記者”。 “大家今晚表現的都很好,我希望這些優秀的同學可以在校廣播臺的平臺上發揮自己的優勢,在鍛煉自己能力的同時,也能為廣播臺增添活力與精彩。”廣播臺主播許曼曼說。(學生記者朱芹芹 崔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