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名學生打開手機燈光,舉起他們的右手,在夜空下擺出“60+”的圖案。他們都是學校大學生綠源協會的會員。3月29日晚,他們熄滅了寢室的燈光,來到操場。與他們一起熄燈的,還有學校東門超市及商鋪的130多盞霓虹彩燈、廣告顯示牌、校園半數的路燈,以及多棟學生公寓的燈光。
每年三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20:30——21:30熄燈,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環保行動,即“地球一小時”。自2007年在澳大利亞悉尼發起以來,已經經歷了七年,也已成為學校綠源環保協會的常規活動。“地球一小時”的主題和行動從“關燈一小時”拓展為“超越一小時”,成為全球各地公眾參與環保的行動平臺。和往年不太一樣,今年主要以“藍天自造”為主題。
3月29日中午,綠源協會在安苑食堂前拉起“地球一小時 自造藍天”的橫幅。會員們不斷向來往的同學進行宣傳,邀請他們在橫幅上簽名,開展“有獎競答”的活動。參加的同學隨機抽取題目,根據回答題目的數量,可以獲得垃圾袋、植物盆栽等各種小獎品。“這是一種很有意義的活動,讓我了解到很多的環保知識。”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13級的汪麗娟拿到了一件植物盆栽。
除了豐富的獎品,會員們還給來往的同學獻上了一場精彩的舞蹈表演。11位身穿綠源會服、手系綠絲帶的同學,伴著快節奏的音樂,跳起了輕快的舞步。他們的舞蹈簡潔流暢,傳達著綠色活潑的理念。許多同學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精彩的一刻。
如果說這些宣傳只是讓大家對環保有所了解,那么寢室“掃樓”活動就是一種踐行。為了鼓勵更多的同學參與到熄燈活動當中,協會成員分成小組,走進學生寢室進行宣傳。物聯網專業13級的陳智勇負責的是8號樓,每到一個宿舍,他都會耐心宣傳地球一小時這個活動。“大家都挺配合的。有的同學知道我們的來意后直接問幾點,特別爽快。”
當晚的熄燈一小時活動除了學生,學校東門的商家也積極參與進來。 “環保這個活動本來就很有意義,我們要積極配合,這個對我們的節能意識也是一種提高。” 大學生購物中心的汪經理說。(學生記者 胡小玲 姚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