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提高青年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增強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興趣,9月9日下午,人文與社會學院2013年暑期“三下鄉”匯報交流會在文淵樓203教室成功舉行。暑期“三下鄉”全體團隊代表參加了此次交流會。
會上,簡要展示了此次“三下鄉”實踐成果及團隊風采,對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做了總結。從32支實踐和調研團隊中脫穎而出的6支團隊分別進行了精彩、細致的PPT展示匯報,展現了各自對社會發展多樣化研究的視角。
“黃梅永綻”團隊從黃梅戲獨特的文化風采著手,對其事業化與產業化的路徑發展進行了細致研究。走進鳳陽、貼近群眾的“行動3+5”團隊從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角度切入,通過走訪、發放問卷等方式,向大家展示了鳳陽花鼓的精彩一瞬。以“電瓶車使用利弊”為調研內容的“揚帆隊”直視社會現象,從小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他的團隊還包括在炎炎夏日揮灑汗水的“彩虹”團隊,他們情系失獨老人,關心弱勢群體,無私做出奉獻;“逐夢隊”以在校大學生和高中生為調研對象,在合作交流中開始尋夢旅程,一路青春飛揚,為夢而行……這些團隊借助多媒體工具,在充分展現調研成果的同時,讓大家欣賞了動人的青春之歌,表現了當代大學生積極投身實踐、深入廣大農村接受教育的虛心態度。
院團總支副書記董思老師在做總結發言。她分別從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三個角度分析了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的意義,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實踐和調研成果,并鼓勵當代大學生珍惜時光,多做益事,使青春多彩、歲月無悔。
本次暑期“三下鄉”匯報交流會不僅檢驗了大家的暑期社會活動成果,也為同學們展示與交流研究成果提供了良好平臺。(學生通訊員 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