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生導師李京教授、王峰老師一行應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處邀請,在外國語學院E503報告廳作了題為“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教務處潘錦云教授主持,我校“高等學校區塊鏈技術創新行動計劃”之“區塊鏈應用集成分中心”和“區塊鏈技術推廣中心”兩個項目組成員、電子工程與智能制造學院和計算機與信息學院部分老師與碩士研究生以及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桐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信息化部門老師等共12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

報告會上,李京教授介紹了區塊鏈的起源、定義、體系結構、類型,區塊鏈三個發展階段的不同特點等,指出區塊鏈作為一種新型分布式數據存儲技術,具有去中心化、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防偽和智能合約等優勢。李京教授結合高等教育實際重點介紹了區塊鏈技術在數字貨幣、品質溯源、精品課程建設、優質資源共享、教學管理等不同領域的應用以及國內外區塊鏈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和學術成果,簡要介紹了安徽省高等學校“一聯盟三中心”即區塊鏈應用聯盟、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區塊鏈應用集成中心、區塊鏈技術推廣中心的工作規劃與部署。
報告會上,電子工程與智能制造學院的黃忠博士代表“區塊鏈技術推廣中心”項目組、信息建設與管理處羅漢云副教授代表“區塊鏈應用集成中心”項目組,分別做了質量工程項目開題報告。(圖:陳巖,稿:羅漢云,審核:呂旭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