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時值我國第41個教師節,生命科學學院在202會議室成功舉辦第四期青年博士學術沙龍。本次活動以"基金申報經驗分享與科研合作交流"為主題,由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穆丹主持。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獲得者丁彰琦博士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黃龍飛博士作專題分享,生命科學學院近年新進青年教師30余人參加活動。

穆丹副院長首先向全體教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她指出,生命科學學院始終高度重視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定期舉辦學術沙龍旨在為青年教師搭建學術交流平臺,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她鼓勵青年教師要積極申報各類科研項目,加強跨學科交流合作,不斷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丁彰琦博士結合自身經歷,坦誠分享了前幾次申報失敗的經驗教訓和本次成功申報的體會。他從科學問題凝練、創新點表述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剖析,強調要"注重積累、持之以恒"。黃龍飛博士則從青年基金申請的特點出發,系統介紹了申請書撰寫的注意事項和評審要點,建議要"突出特色、注重細節"。兩位老師首次申請即獲成功的經歷,極大鼓舞了在座青年教師的信心。

在交流環節,與會青年教師分別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學術特長,并就可能的合作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穆丹副院長表示,生命科學學院將繼續完善支持政策,為青年教師成長創造良好條件,推動形成更多跨學科研究團隊。
此次沙龍為青年教師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增強了科研創新的信心和決心。生命科學學院將持續舉辦系列學術活動,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生命科學學院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撰稿:楊璐敏 ; 攝影:金戈 ; 審核:朱昌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