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8年6月,陳喬年被押赴刑場之際,從容樂觀地說了一句話,有同學知道是什么嗎?”近日,安慶師范大學緬懷革命烈士活動中,該校首屆“延喬班”的學習委員王紫悅來到陳延年、陳喬年烈士故居和讀書處舊址,向同學們宣講陳延年、陳喬年生平事跡,并現場提問。
“當有同學大聲答道‘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吧’這句話時,我仿佛被‘點燃’了?!蓖踝蠍偢锌?。
2021年,電視劇《覺醒年代》的熱播讓陳延年、陳喬年成為眾多青少年的“偶像”。二人分別是陳獨秀的長子、次子,均出生于安徽安慶,在追求革命的道路中犧牲。近年來,“延喬班”成為安慶思政教育的特色品牌,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紅色火種、加強信仰教育。
2023年9月,安慶師范大學成立“延喬英才拔尖班”,采取彈性學制,通過提高起點、強固基礎、整合課程等方式量身定制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師德素養、發展創新、綜合育人、思政教育等能力。
王紫悅介紹,2023級“延喬英才拔尖班”共有28人,采取小班教學,閱讀各類書籍以及探討原著是重要學習內容。不僅設有“延喬革命事跡與大別山紅色文化專題”等交叉學科課程,還有老師還列出的豐富書單,比如《毛澤東選集》《資本論》《全球通史》等。
“平時,老師細致講解書中問題,鼓勵大家當堂提問、探討、解決。當學生對一個問題產生多種見解時,老師會帶領大家展開深層次交流,自由寬容的學習氛圍讓大家樂在其中。”王紫悅依然記得老師在最初建班時問學生的問題——“你為什么想進入‘延喬班’,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王紫悅在閱讀和實踐中找到了答案。去年冬天,她著手寫一部關于陳延年、陳喬年的話劇劇本,多日熬夜創作,兩位烈士的事跡和史料在她腦海中走馬燈式地放映,沉浸其中。
當王紫悅行文至劇本結尾,“革命者光明磊落,只有站著,絕不跪下!”等臺詞出現時,她激動得熱淚盈眶,備感震撼?!叭缃裎覀冊诤推桨矊幍氖⑹溃沂康墓适略谖倚闹斜虐l出強大精神力量。他們為了我們,而我們,要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
安慶一中是一所賡續紅色基因的學校,陳延年、陳喬年是安慶一中校友。該校自2021年開設信仰教育特色班級——“延喬班”,將該校校友先烈以及全國大量革命烈士的事跡,編入《安慶一中英烈小傳》《首屆延喬班成果匯編》等校本教材供學生閱讀。課程結業時,學生們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分組進行詩詞、歌曲創作,繪畫、演講和朗誦等內容展示。
令安慶一中“延喬班”學生顧嘉豪印象最深的是在學習《尋文化自信之源,擔文化強國之責》這一課程時,授課老師展示當前流行的書、電影、歌曲等,引導大家深入思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顧嘉豪在大量閱讀中,堅定了將革命精神傳承并實踐于生活的想法,決定盡己所能為他人帶來溫暖。放假時,顧嘉豪帶領同學們來到安慶當地的兒童服務站陪伴留守兒童。他也會帶同學們前往安慶火車站、圖書館等地進行志愿服務?!爸驹阜者^程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還提高了奉獻意識。我們理應將紅色薪火傳遞下去?!?/p>
在老師引導下,顧嘉豪也會廣泛閱讀中外書籍,如《麥田里的守望者》《老人與海》《流浪地球》等?!斑@些作品不僅給在日常生活添加了樂趣,也讓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從中獲取文化知識與精神滋養。”
皖江文化研究會會長、學者汪軍介紹,每年都會有全國各地的青年學生自發來到安慶,了解陳延年、陳喬年的事跡,探訪故居舊址。平時,在給當地“延喬班”學生上課時,他也會反復強調,學習紅色文化,除了在課堂中大量閱讀,更要勤于實踐,閱讀社會這本“無字之書”,體會陳延年、陳喬年二人求索真理、建立人生信仰的道路,讓烈士的故事和精神走進青少年的內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4月24日 05 版
來源:【中國青年報】http://zqb.cyol.com/html/2024-04/24/nw.D110000zgqnb_20240424_4-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