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滿書法作品的手提包、跟隨時代潮流的剪紙、貫徹環保理念的扎染發圈……近日,安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學子前往安慶市龍湫池景區龍湫山莊內開展龍湫添“藝”色活動。近150件包括扎染、剪紙、書法等多種藝術形式的作品“齊亮相”,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
據活動負責人、美術學專業2020(3)班的陳雨晗介紹,此次活動融合“藝術+公益”,共設置作品展覽、愛心義賣、藝術體驗3個展區,作品包含書法、剪紙、扎染、粘土等多種藝術形式。“此次活動踐行‘藝術服務社會’理念,同學們發揮專業技能,多維度展現出專業特色的同時傳遞藝術力量。”

勾勒線稿、分區裁剪、雕刻細節……美術學專業2021(1)班的張麗麗向在場游客展示剪紙的制作過程。“剪紙的圖案內容具有強烈、鮮活的生命力,我們能夠在剪紙過程中體會到古人的生活情感。”她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到剪紙的魅力。
“執筆端正,手腕懸起離開桌面,注意用筆連貫。”書法體驗區前,環境設計專業2021(1)班的郭士喜正為自己的“學生”進行書法授課,他帶領小朋友一起在紙上書寫出“前程似錦”的字樣。“書法中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學習書法能夠收獲內心的平靜,提升自我藝術修養。”

各類不同形式的藝術“課堂”為游客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參與其中。10歲的盧彥芃與爸爸一同加入書法課堂中,“希望孩子能在練字的過程中磨煉耐心。”盧彥芃爸爸表示,用藝術創作的形式為孩子上一節公益課,十分有教育意義。
作為景區的“常客”,60余歲的汪奶奶被一頂用藍靛溶液扎染的漁夫帽吸引住了,在得知活動所得將用于公益后,她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帽子。據了解,汪奶奶一直堅持植樹公益,此前偶然發現景區樹木越來越少,后來到景區游玩時,都會帶著小樹苗到山腳種植。“很高興看到大學生在這里舉辦義賣活動,這樣的公益對個人、對社會都是有價值的。”

“此次活動不僅是學生們自我展示的平臺,同時也是一節生動的勞動實踐課。”學院黨委副書記金忠良表示,學生們將藝術帶到生活,將公益帶入社會,通過多方位融合形式進行展示、義賣,用實踐踐行“藝術傳遞溫暖”,學生們在公益與傳承中,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自我認同感。
文/學生記者 李平 余勝蘭 圖/學生記者 王優菲 朱秀萍
來源:【安徽新聞網】http://xxt.ahnews.com.cn/news/2023/05/11/c_1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