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心捐贈助閱讀、安全教學減風險、拼貼樹葉展希望、趣味游戲培意識、科學實驗筑夢想……近日,安慶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童心攜力,筑夢未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走進安慶市地質社區兒童之家,開展特色暑期教學,為孩子們送去知識與關愛,為小朋友們送去“花樣”實踐活動,助力兒童在游玩中增長見識、提升本領。
7月3日,實踐團隊于地質社區會議室舉行開班儀式。安慶市全人社會工作發展中心負責人申莉、華中路第三小學校長方斌、安慶市地質社區黨委書記朱長珍及20余名學生參加儀式。儀式上,申莉充分肯定了大學生積極參加暑期實踐活動、助力孩子們度過多彩假期的責任擔當和精神風貌,并就團隊后期活動內容、注意事項給出指導性建議。朱長珍對實踐團隊的工作付出表示支持和感謝,同時,她對實踐團隊提出要求,表達期望,希望他們充分發揮專業所學,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成長。
為促進地質社區兒童服務站的建設,安慶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于7月4日向地質社區兒童服務站捐贈1000元及若干書籍,安慶市全人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參與并見證該捐贈儀式。安慶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鮑青燕強調,學生應當夯實知識基礎,提高閱讀能力,以書籍為階梯,筑夢成長的臺階。“祝孩子們都能夠學有所成,不斷進步!”鮑青燕在致辭最后提出了對服務站兒童發展的殷切期望。

團隊負責人、化學專業2021(4)班的王可欣指出,這是在地質社區兒童服務站進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第三年,除此之外,學院志愿服務隊也在持續“駐扎”服務站,守護兒童成長。她表示,后續將會健全志愿服務模式,為兒童打造出更溫暖、更深入的志愿服務。
開展教育課堂普及安全知識
“游泳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你們都知道哪些防溺水措施?”“如果不小心溺水了,你該怎么做?”……實踐團隊成員以問題為引,為學生們介紹了溺水的常見原因和危害,并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游泳時的注意事項。課程負責人趙孜強著重強調了防溺水的“六不一會”,并設置齊聲誦讀、提問搶答、頒發獎品等互動環節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將安全知識更生動、更高效的傳授給學生。

“交通與飲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但這其中卻潛藏著大量的風險與隱患。”化學專業2021(4)班的陳蕊從交通安全與飲食安全兩方面入手,通過分辨交通路況圖、實驗人工合成“飲料”、朗誦視頻安全童謠三種趣味活動形式著力提升兒童們的安全防范意識。陳蕊說:“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遠離風險,健康成長。”
組織多樣活動助力全面發展
模仿動物、大象擊球、仙桃傳球,實踐團隊將培養方案與孩子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培養其身體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介紹完游戲規則,隊員們對學生進行分組并進行訓練。“快快快,傳給我!”“球在那邊,跑起來。”“老師,我們組贏了!”在比賽環節中,學生們積極參與,相互配合,打破了初次見面的隔閡,建立了友誼。“我們希望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在快樂的玩耍中收獲知識,同時也希望他們在實踐中獲得成長。”團隊負責人、化學專業2021(4)班的王可欣表示,此次實踐教學不僅讓學生們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也增強了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

以樹葉為基底,點綴以彩色繪畫,孩子們同志愿者一同創作出了近20幅形態各異的特色樹葉拼貼畫,呈現出了金魚、大熊貓、仙人掌等趣味形象。先挑選出適當的樹葉,再白紙上勾勒拼貼雛形,最后將其拼貼整合,一朵栩栩如生的荷花便在朱景萱的手下“誕生”。朱景萱高興地說:“我在‘荷花’兩側畫了彩色花瓣,原來樹葉也能夠變成畫的一部分,希望哥哥姐姐們還能教我們畫畫。”

此次暑期實踐活動聚焦小學生健康成長,旨在通過作業輔導、課程教學、實踐活動等途經提高學生知識素養、樹立安全意識、培養良好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文/滕軍、馬雨揚、朱國平;圖/王可欣)
來源:【中安教育網】http://edu.anhuinews.com/ahxy/ptgx/202307/t20230712_696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