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至28日,由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專家組成的調研組一行,專程赴安徽調研指導全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情況。期間,調研組先后前往安徽建筑大學、安慶師范大學實地調研并召開師生座談會。
在安徽建筑大學舉行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調研座談會上,來自安徽大學、安徽建筑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合肥學院等高校師生代表踴躍發言,紛紛表達對高雅藝術進校園的熱愛和期盼,講述了本校演出時一票難求、座無虛席的盛況,尤其是演出團體與高校同學們互動的環節最受師生們的喜歡,每次同學們踴躍參加,現場氣氛極為高漲。同時,高校在發言中也表達了同學們在活動中感受到對優秀民族文化的強烈認同感與傳統文化的魅力,并希望有更多院團把優秀藝術精品送到同學們身邊。
安徽建筑大學舉行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調研座談會
在安慶師范大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調研期間,專家組一行查閱了學校基地建設相關資料、實地考察了音樂黃梅劇藝術學院基地展廳、現場聽取了黃梅戲VR博物館相關建設情況、觀看了創編黃梅戲《紅梅贊》《春正好》等表演視頻,觀摩了黃梅戲劇目課現場考試,并與師生面對面進行了交流和互動。
安慶師范大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地—黃梅劇傳承基地建設情況”調研會
安慶師范大學一向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傳播工作,學校依托豐厚的地方文化資源和獨特的區位優勢,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以“一體兩翼”為主要框架的黃梅戲人才培養和研發格局。同時,學校注重公共藝術教育,制定《安慶師范大學公共藝術教育實施方案》,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打造一批公共藝術“金課”,建設“學、練、演、賽”四位一體的、惠及全體學生的公共藝術教育體系。自2018年獲批為教育部第一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以來,學校積極謀劃,圍繞“課程、社團、工作坊、研究、輻射、展示”六大任務積極開展相關工作。學校建有多個黃梅戲的國字號和省字號品牌基地: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項目“黃梅戲表演藝術實訓基地”、安徽省省級研究中心“黃梅戲藝術發展研究中心”;組建了以國家及省級著名表演藝術家和教學名師為主體的教師隊伍,聘請了韓再芬、郭霄珍等10余名國家一級演藝工作者參與教學;著重建立普及傳承和專業教學兩大課程體系,形成了集理論教學、實踐指導、劇目賞析為一體的高質量黃梅戲藝術教育課程群;面向全校學生開設《黃梅戲藝術欣賞與演唱》選修課,課程采用“學唱—練習—體驗—演出”的教學方法,編寫校本教材,以“匯報演出”的形式進行考核;建設黃梅戲保護信息化數字資源平臺;拓寬黃梅戲研究領域與內涵,近年來獲批國家藝術基金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1項等;建設戲劇協會、話劇社,每年舉辦“五月黃梅雨”戲曲晚會、黃梅戲展演周等文藝活動;開展戲曲“四進”和三下鄉推廣黃梅戲藝術,培養了一定層次和規模的黃梅戲社會觀眾。
調研和座談會期間,專家組指出,學校要根據不同階段的任務,不斷結合新形勢、想出新方法、落實新舉措、總結新經驗;要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育人功效,不斷加強美育工作。同時,希望學校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在課程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黃梅戲社團及工作坊建設等方面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創新工作機制,強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出特色成果。
專家組參觀安慶師范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
原文閱讀網址
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19-07/04/c_1124709033.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