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鋒精神是否過時”“雷鋒精神與利己主義哪個才是真劃算與真明智”“做了好事應不應該留名”……3月3日,在安慶師范大學的青年圓桌會議上,該校13位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代表圍坐深談,大家在思辨、釋疑、洞悟中深入學習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
在探討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這樣的一幕只是該校青年學子學習踐行雷鋒精神的一個日常縮影。長期以來,安慶師范大學始終把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雷鋒精神、自覺踐行雷鋒精神,將其時代內涵內化于心,實踐于常。
3月3日上午,在安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教室里,教師陳水生正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向臺下的學生們介紹雷鋒生平事跡。在陳水生看來,無論從事什么行業,都不應計較個人得失,“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培養新時代大學生,也是踐行雷鋒精神的表現”。
教學樓外,不遠處的創新創業大廳里,胸戴黨徽的教師史佳鷺同樣也在講述雷鋒的故事,只是她用的是俄語。她向學生們介紹,在俄羅斯留學期間,她常常會和當地的朋友聊起雷鋒精神,向朋友介紹“活雷鋒”一詞的含義。“我們要發揚雷鋒的螺絲釘精神,甘做教學崗位上的‘螺絲釘’,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史佳鷺說。
3月的校園,雷鋒精神猶如一陣春風,輕拂著每個安慶師大學子的心。從同聲傳譯教室、讀書園,到創新創業大廳、“3C”服務大廳,處處可見師生宣講的身影。據了解,當天上午,四名教師分別用中、英、俄、法四種語言講述雷鋒故事,數百名學生共同學習了雷鋒精神。
當日,由該校團委開展的以“弘揚雷鋒精神 做時代新青年”為主題的青年圓桌會也在同步進行中。13位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代表圍繞雷鋒精神是否過時,雷鋒精神與利己主義哪個才是真劃算與真明智,做了好事應不應該留名等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大家從雷鋒精神的時代需要、社會需要、現實需要等角度分析探討學習雷鋒精神的重要性,激勵學生發揮時代先鋒作用,積極將雷鋒精神踐行到生活實踐中。
“雷鋒精神是一種社會認同感”。2022年安徽省暑期“三下鄉”優秀個人、學前教育專業2020級(3)班學生沈利平結合自己深入“大社會”,開展“小服務”的鄉村志愿實踐經歷就雷鋒精神的內涵闡發了自己的觀點,“雷鋒精神從行動上講是助人為樂,是無私奉獻;從精神實質上講,是對社會、對人民的大愛,這種精神在很多一線基層干部身上都有鮮明的印記”。
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校青年講師團成員、2022級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研究生施敏認為,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黨的政治文化有機融合的時代結晶,它具有與時俱進的鮮明品格。該校團委青年文化傳媒中心主任團成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2020級(2)班學生馬士欣給出個人思考,雷鋒精神不是把利益局限于直接的、短期的、排他的個人功利,而是在互相幫助的良性互動中達到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重實現。理工專業學院大數據技術2021級(1)班團支部書記盧傳旺表示,雷鋒用短暫而輝煌的青春,對人的一生應該怎樣過作出了清晰有力的回答,也為一代代青年人樹立了精神路標。
“對黨忠誠是雷鋒精神最重要的政治本色”“雷鋒精神滋養著一代代人的心靈”“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傳遞愛與暖,散發光與熱,用實際行動續寫雷鋒精神”……圓桌會議上,與會青年學生結合前期研讀雷鋒事跡的思考和自己的實踐感悟,暢所欲言,在深度的討論與辨析中厘清了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并紛紛表示將用青春實踐續寫新時代“雷鋒故事”。
2.0528萬人次,635.9萬毫升,這是自安慶紅十字中心血站進高校以來,該校師生的獻血數據。3月4日至5日,該校開展“雷鋒紀念日”獻血活動,學生們積極加入獻血隊伍,為社會奉獻青年力量。
咨詢志愿者、填寫登記表、體檢、抽血……剛結束考試便趕來獻血的該校學生陳博對學雷鋒紀念日十分關注,在得知獻血活動后,他第一時間參與并向身邊好友宣傳獻血的意義。“這是我第二次獻血,我希望能通過個人的行動,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陳博說。
據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歷年來高度重視“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積極動員學生參與各類志愿服務,不斷拓展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的內容形式和平臺載體,推動活動常態化、長效化,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除了獻血,該校法學院還在校園內開展“雷鋒日”義賣普法活動,首次將愛心義賣與盲盒抽獎結合,在公益活動中宣傳法律知識。
活動主辦方特地在公益宣傳單上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部分內容,在進行校園普法宣傳的同時呼吁更多學生關注未成年人發展。看到校內舉辦愛心義賣,該校化學專業2022(3)班的學生鄭丹丹第一時間將消息告知朋友,朋友直接發來50元紅包讓她參加活動,她表示,很開心自己和朋友能夠助力公益,希望能盡到綿薄之力。
“感謝大家支持公益,義賣所得將全部用于采購水彩筆、直尺等文具用品,統一送往兒童之家。”據活動負責人之一、社會工作專業2021級學生芮雨晴介紹。
3月3日,安慶師范大學附屬龍城幼兒園的禮堂里格外熱鬧,來自安慶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的7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帶領120名幼兒站軍姿、練軍體拳。幾名身著迷彩服的退役大學生士兵登上舞臺,為幼兒們講解雷鋒精神,介紹軍旅生活。
“手并攏,貼緊褲縫,背挺直”。退役大學生士兵手把手地教幼兒們立正、稍息、敬禮,很快和幼兒們“打成一片”。弓步沖拳、馬步橫打、交錯側踹……操場上,體育教育專業2021級(3)班學生張李澤帆給幼兒們表演了一套軍體拳,伸腿有力、落地輕盈、轉身迅速,行云流水的動作讓他收獲了掌聲和贊嘆。
為了更加直觀地表達軍人形象,退役返校兩年的張李澤帆特意穿上了迷彩服,用圖片和視頻向幼兒們介紹雷鋒。“雷鋒精神就是無私奉獻的螺絲釘精神,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發光”。
“退役大學生士兵精氣神非常好,能吃苦甘奉獻,希望他們保持‘退役不褪色’的信念,將雷鋒精神傳遞給更多人”。該項活動帶隊教師表示,大學生牽手幼兒學雷鋒的效果很好,該校后續將持續開展敬老服務、校園清潔等“雷鋒月”系列活動,使學生能夠弘揚和傳承雷鋒精神,著力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