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7月23日)“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哇好新鮮哪……”童聲演唱的黃梅戲經典曲目《女駙馬》從安慶市大觀區十里中心學校不斷傳出。為傳承經典黃梅戲文化,7月21日,安慶師范大學“心手相牽 陽光童行”實踐服務團將黃梅戲送進課堂。
“小朋友們,咱們安慶最有名的是什么?”“黃梅戲。”“心手相牽 陽光童行”團隊成員范俊楠正在教室里帶孩子們感受黃梅戲的魅力。為了讓孩子們深入了解黃梅戲,范俊楠給孩子們講述了安慶黃梅戲的起源和發展歷史,隨后引出要學習的黃梅戲經典曲目《女駙馬》。

《女駙馬》是黃梅戲的經典曲目,通過民女馮素貞女扮男裝冒名趕考、偶中狀元陷入麻煩、獻智化險為夷等一系列近乎離奇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戲劇情節,塑造了一個善良、勇敢、聰慧的古代少女形象。“通過這個曲目的學習,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培養善良勇敢的品質。” 范俊楠說。
跟著音樂伴奏,孩子們仔細觀察老師細膩的手勢變化,有模有樣的地學習起來。一招一式,充滿戲曲韻味。手、眼、身、步配合協調,時而可愛、時而大方、時而柔情、時而爽朗,又唱又跳,大氣都不喘一下。“從小就知道黃梅戲是我們的地方戲,大姐姐來教我們學習黃梅戲,我們很開心。”三年級的陳之翰說。

為了孩子們能夠受到更加專業的指導、擁有更好的課堂體驗,在教學之初,“心手相牽,陽光童行”志愿服務團的主要負責人和黃梅戲教學隊員前往了安慶師范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拜訪國家一級演員、全國黃梅戲雙十佳演員江麗娜老師。向江老師請教黃梅戲教學技巧,并探討如何更好的讓孩子們感受黃梅戲的藝術魅力,把黃梅戲更好地傳承下去。
在黃梅戲課堂上,實踐團成員通過江老師的一段視頻激勵孩子們努力學習黃梅戲,傳承家鄉的特色文化。江老師透過鏡頭告訴孩子們:“黃梅戲是我們安慶的地方戲。未來,黃梅戲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希望你們能好好學習,讓黃梅戲文化藝術發揚光大。”(通訊員 黃耀)
鳳凰網 http://ah.ifeng.com/a/20180723/6745816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