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普及急救知識,讓更多社區小朋友掌握常用急救技能,7月12日下午,安慶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有愛無礙”關愛兒童實踐服務團20名志愿者走進芭茅社區,為社區34名小朋友開設一節安全教育課,普及常用急救知識,在孩子們心中建立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雙手交叉,按住胸口,保持手臂與胸口垂直,反復按壓……”特殊教育2017級潘潤飛作為安全教育老師,正在向小朋友們演示“胸部按壓法”的正確操作。小朋友們圍坐在老師身邊,認真地看著,一邊詢問一邊跟著老師演示。“我能真實地感受到老師按壓時的力量,所以對老師講的內容記憶很深刻,我認為我以后可以很好地運用。”作為示范對象,五年級的楊誠然在結束后堅定地說。
異物堵塞呼吸道是小朋友們經常遇到的狀況,潘老師根據這個情況,為小朋友們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救護者從背后抱住受害者,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拳心向內按壓其肚臍和肋骨之間,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擠壓,反復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潘老師還找了幾對學生上臺展示使用方法,小朋友們積極配合著。“這個方法是比較快速的,對于小朋友們,也易于操作,希望他們遇到此類狀況,能夠很好地運用這個方法。”潘老師說。

中暑、流鼻血以及皮膚擦傷等問題的正確處置方法,潘老師也結合案例以及實操一一為小朋友們講解,課堂最后,小朋友們紛紛表示這節課太有意思了,想多上幾節這樣的課。“像這樣類似的課可以多給孩子們上,志愿者們把理論與實踐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他們不僅能自救,還能施救別人,非常感謝志愿者們的精心準備。”四年級的蘇云祥媽媽說。
潘潤飛表示學生安全問題,一直是家長、學校、社會關注的重點,因此他在準備課件時,盡可能做到具體分析每一種安全問題的成因、癥狀,從介紹理論,到帶領部分學生實操急救動作,切實可行地去引導小朋友們思考應對策略。
“我非常支持這樣的課堂能開展多些,既能傳遞知識,又能讓志愿者們從中得到鍛煉,最主要是能夠讓小朋友們學習到更多的安全知識,提高他們的安全以及自救互救意識,很有意義。”芭茅社區負責人王奎說。
(文/學生通訊員 蔡苗苗 圖/學生通訊員 朱羽)
原文閱讀網址:
鳳凰網:http://ah.ifeng.com/a/20190717/7530934_0.s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