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排隊,每人都能領到一個雞蛋。”7月17日至23日,安慶市岳西縣河圖輔導小學三年級的教室里,安慶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泉水“叮咚”志愿服務團的14名志愿者與班級里23名小學生做了一個“七日之約”,志愿者將23顆涂有彩色標記的生雞蛋分發給班里每一位學生,并約定七日之后將雞蛋完整帶回班級。
“老師,這些雞蛋是用來做什么的呢?”分發雞蛋當天,三年級班級的學生對講臺桌前所擺放的生雞蛋投來了好奇的目光,紛紛向志愿者們提出疑惑。地理科學專業2017(2)班的蔡艦向孩子們解釋:“小朋友們,母親在懷孕時會很小心地保護孩子不受傷害,那么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母親的辛苦呢?我們可以像雞媽媽保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去保護自己的小雞蛋,不讓它破碎。”

“此次支教的系列主題包括愛國、愛父母、愛老師、愛自己、愛環境,為了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感恩父母’的主題,我們想到設置這樣一個趣味游戲,讓孩子們自己化身為‘父母’,用7天的時間保護雞蛋不碎,體會身為父母在生育過程中的艱辛。”蔡艦作為志愿服務團的隊長說。
“小朋友們,你們可以為自己的小雞蛋取一個喜歡的名字。”在志愿者的帶領下,班級里的學生依次上臺領取屬于自己的小雞蛋,接到雞蛋后,同學們用雙手捧住雞蛋,小心翼翼走回座位。三年級的姜浩天給雞蛋取了“白龍”的名字,他說:“我覺得白龍很酷,所以想給這顆小雞蛋取這個名字。在拿到雞蛋的那一刻,覺得很神奇,生怕這顆雞蛋碎了,我一定會用這七天好好保護這顆雞蛋的。”
“能看得出來這些學生都非常善良,他們都很小心地保護著這些雞蛋。”地理科學專業2018(1)班的夏雪說,她表示,通過這種互動游戲有利于學生換位思考,用做父母的心情去保護自己的雞蛋,從中更能體會出自己父母的不易。
七天的時間漸入尾聲,到了約定之日,班上學生的23顆雞蛋只剩下其中8顆。三年級徐浩然的雞蛋在第一天就被打碎了,“為了保護雞蛋我把它藏在袋子里,但家里的弟弟在搶雞蛋來玩的時候就碎了”他說,“當時心里很難受,因為一開始覺得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后來發現保護一樣事物會有很多困難。”
三年級的姜浩然是班上為數不多將雞蛋保存完好的同學,他說:“我把雞蛋放在紙盒里,塞上很多紙,又在外面蓋了很多紙,每天都會看一下雞蛋碎了沒,每天提心吊膽的,突然發現我們的父母在擔心我們時也很不容易,所以我們更要學會感恩父母。”

學生家長汪瓊林對“七日之約”趣味活動十分滿意,她說:“三年級的孩子很多時候并不能理解感恩的含義,你們這些支教老師能通過這樣有趣的活動讓他們自己去保護‘孩子’,很有新意,也讓孩子們體會到父母的艱辛。”
據了解,7月14日至23日,安慶師范大學泉水“叮咚”志愿服務團在河圖輔導小學開展為期10天的志愿支教活動,志愿服務團開設有音樂、國學、話劇、手語、禮儀、茶文化、趣味實驗等課程,通過趣味課堂的創新教學方式,拓展鄉村小學學生的視野,并通過安全防火演習、“七日之約”、素質拓展等趣味活動,豐富學生們的暑期生活。
河圖輔導小學校長余勝東對本次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活動表達了肯定, “大學生的到來讓學校的同學見識到了一些新面孔,同時支教生開設的趣味課堂豐富了學生的暑期生活。”他說,“通過這十天的相處,小學生們也接觸到了很多新知識,能看得出來你們準備得很充分。”(文/汪習習 圖/趙文軒)
原文閱讀網址:
鳳凰網: http://ah.ifeng.com/a/20190801/7647857_0.s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新浪網:http://ah.sina.com.cn/news/2019-08-01/detail-ihytcitm6091626.s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qq-pf-to=pcqq.c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