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時值第6個國家扶貧日、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安慶師范大學辦公室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奔赴定點幫扶單位太湖縣天華鎮西沖村,舉行“結對共建”揭牌儀式,安慶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友忠出席揭牌儀式。支部共建旨在建立“長常幫扶”良性工作機制,構建“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理論共學”的黨建新格局,從而進一步推深做實學校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工作。

安慶師范大學辦公室主任、黨支部書記張紅飛表示:“支部結對共建是助推扶貧攻堅的有力舉措,也是推動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支部將以這次結對共建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豐富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載體形式,將結對工作抓實抓好,真正通過結對共建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共同發展”。
近年來,安慶師范大學堅持把黨的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和服務功能,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精準扶貧優勢,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多次深入調研,摸準村情,精準施策。學校黨委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先后多次深入扶貧點調研,精準結對,對癥下藥,各分黨委(黨總支)開展了送信息、送科技、幫資金、幫技能等活動。
二是重視“扶志”與“扶智”相結合。為充分發揮高校教育幫扶優勢,學校各基層黨委(黨總支)共選派80名大學生到太湖縣開展頂崗支教,助力天華鎮初級中學教育碩士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派出13支大學生“三下鄉”團隊和研究生團隊到西沖村開展社會實踐和社會調研等活動;為太湖縣舉辦一線扶貧干部學歷提升班,減免學費4.95萬元;實施太湖縣天華鎮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學費全免政策,7名在校大學生共計減免學費6.31萬。
三是科技扶貧助力產業發展。針對西沖村農業資源特點,學校先后投入100余萬元,幫助西沖村成立了羅漢松生態農業、芙蓉塞菌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人才優勢,組建了一支科技服務團隊,實時提供科技支撐;校企合作,圍繞太湖縣首位產業功能膜等方面開展研發工作。
四是改善民生,注重長遠謀劃。自幫扶以來,學校特別注重民生需求,協助爭取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資金共1500余萬元。2019年西沖村已爭取實施的各類項目資金達685萬元。學校扶貧工作多次受到表彰。2015年,學校辦公室榮獲省社會扶貧先進集體稱號;2018年,學校“五個一”產業精準扶貧模式被評選為安徽省省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示范項目;2019年,安慶師范大學獲得省直單位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支部結對共建也有力促進了扶貧村的黨建工作。“以前因為缺少經費,我們村沒有一個像樣的黨員活動室,為民服務大廳沒有空調,開會也是用白紙黑字做會標……自從安慶師范大學與我們村開展黨建共建后,為民服務大廳終于安上了現代化的電子辦公設備,所有工作制度全部上墻規范化,而由學校支持興建的黨員活動室也即將竣工,我們的黨員活動陣地真正有了保障。”細數著這些變化,太湖縣天華鎮西沖村黨總支書記朱先如感慨說。(陳志超)
原文閱讀網址:
學習強國: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457186287531132005&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