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隨著人們愈發重視傳統文化,很多傳統節日逐漸被人關注。3月16日,安慶師范大學華夏文禮漢服社的60余名成員身著漢服,前往蓮湖公園,用古老的儀式祭奠花神,慶祝一年一度的花朝節。
“你想編哪個朝代的發型呢?”“這邊配一個發簪怎么樣?”……儀式開始前,漢服社的成員們互相編扎發髻,漢語國際教育專業2017級的楊正然正學習如何編發盤發,她說:“大一時便對古風很感興趣,常想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古人’的樣子,除了穿漢服之外,學習編古人的發型也很開心。”
上香、祭酒、飲宴、賞花……一個香爐,幾碟貢品,組成了簡易的祭臺,同學們站在祭臺兩側的祭者席上,等待儀式正式開始。祭祀儀式設執事、禮贊、主祭、讀祝各一人,主祭祭拜完后,其他參祭者們依次向百花之神行拜禮,場面典雅莊重。
襖裙、齊胸襦裙、交領襦裙……參加祭祀的人員身著不同朝代的漢服,引來了附近居民前來圍觀,紛紛贊嘆服裝的華美精致,拿出手機拍下這一場景。除服飾以外,祭祀人員身上的發簪首飾也十分引人注目。在漢服愛好者中,會自制發簪的人被稱為“簪娘”,小學教育專業2017(3)班的胡潔娣正是社里為數不多的“簪娘”。
“比起市面上售賣的成品發簪,我覺得自制發簪顯得更有感覺。”胡潔娣表示,自己從大一加入漢服社起,就開始跟著網上視頻學習如何自制發簪,如今身上的發簪首飾都是手工制作的,平時還可以送給同樣喜歡漢服文化的“同袍”們。
花朝節是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由于各地花期不同,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者二月十五都有舉辦,全國各地漢服社同袍會在這一天身著漢服進行各種雅集活動。除祭祀儀式外,漢服社的成員們還會將紅繩、彩箋結在花樹上,以祈求花神降福。
漢語言文學專業2017(3)班的汪享是第二次參加花朝節雅集活動,她說:“能與漢服愛好者們一同穿漢服出門是一次難忘的回憶,通過花朝節的祭祀活動也更了解了傳統節日,作為大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會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花朝節是一年一度的盛會,漢服社每年都會舉辦花朝節雅集活動,負責人趙雅茹說:“身著漢服祭祀花朝節一方面是向我們的傳統文化致敬,另一方面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
汪習習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安徽網 : http://m.cmstop.cloud.ahwang.cn/ios/p/1884519.html?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