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攜手村民弘揚先進文化,凝聚共識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宿松縣實地調研,走進新農村,學習新思想,挖掘文化特色,助力鄉村振興。

擦亮紅色標識,打造精品旅游景點
紅色資源是最鮮活的歷史教材,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7月9日上午,實踐團成員在涼亭鎮黨委委員段舉的帶領下前往趾鳳鄉白崖寨景區,對趾鳳鄉黨委及景區運營管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胡發圍開展訪談。
“白崖寨在宿松縣趾鳳鄉鄉村旅游方面成就顯著,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將紅色文化跟旅游相結合呢?”“白崖寨景區是如何推進紅色文化和旅游相結合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在訪談過程中,實踐團成員針對白崖寨的紅色文化與紅色文化資源利用等向景區運營管理公司胡發圍提出了一系列問題。

胡發圍表示,紅色資源的開發與挖掘需要載體。因此,近幾年來趾鳳鄉黨委政府不斷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先后建設了紅二十七軍紀念館、紅色文化廣場、軍部舊址等紀念設施,設計與開發了紅色旅游相關產品,并在產品形式上不斷創新,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感。
講好紅色故事,構建紅色教育基地
訪談結束后,團隊成員參觀了紅二十七軍紀念館,詳細聆聽和了解紅二十七軍在宿松成立和戰斗的光輝歷程。
“這張紙是我們前幾年從一本家族譜里發現的,上面記載了一位戰士因大腿受傷,不愿連累部隊撤離白崖寨,獨自一人在草垛內養傷最后不幸犧牲的資料”。胡發圍飽含深情地介紹著一張泛黃紙頁背后的動人故事。團隊成員們紛紛對這位革命先烈大公無私、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參觀完紅二十七軍紀念館后,2022級學科思政專業研究生鄒躍瓊不禁說道:“看到紀念館中陳列的銹跡斑斑的各種武器,腦海中不自覺浮現出千百戰士扛起槍英勇奮戰的畫面,心中既有對革命烈士犧牲的不舍,但更多的是戰士們大無畏精神始終激勵著我。”

接下來,實踐團成員走進白崖寨。通過景區工作人員的介紹,實踐團成員了解到白崖寨作為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軍事古寨堡,見證了幾個朝代的更替和各個歷史時期國家的興衰與榮辱,是融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于一體的重要文化遺產。“正如總書記所說,只有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搞活農村經濟,才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2(2)班的解運生說。
“攜手村民弘揚先進文化,凝聚共識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實地調研中聆聽紅色故事,感受革命精神,深刻領悟鄉村振興工作的成果,在實踐中增長才干,領悟紅色文化內涵,探索紅色文化帶動鄉村振興的新途徑。(文/陳新 圖/陳新 許重陽 )
來源:【中安教育網】http://edu.anhuinews.com/ahxy/ptgx/202307/t20230728_699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