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總結交流工作經驗,爭取在國家級“挑戰杯”賽事中取得好成績,6月18日上午,我校舉行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工作推進會。黨委委員、副院長時新中,副院長張群出席會議。文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物理與電氣工程學院的黨政主要負責人,學生處、團委、教務處等部門負責人,獲得本次“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一等獎三個團隊的指導教師和全體成員和相關院系的團總支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黨委委員、副院長時新中和副院長張群對“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時新中副院長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團學工作,指出舉辦“挑戰杯”等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學校發展的要求,是學生成才的要求,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人才、順應時代潮流的體現。他要求有關部門和院系要認真總結、全力推進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認真研究、部署下一步競賽工作。時院長指出,有關部門要廣泛深入地宣傳“挑戰杯”,讓更多的學生認識、了解、參與挑戰杯;要創新工作方法和模式,工作要找準突破口,學生需要什么、社會對人才的素質有什么需求,我們就開展什么活動。時院長要求,下一步要精心打磨、精心指導、精心運作、精心參賽,學校、部門、院系要多方支持,力爭在國家級比賽中取得突破性的成績。張群副院長在會上向在安徽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獎的師生表示祝賀,他指出,學生是參加此類競賽活動的受益者,他要求同學們要學好專業知識,積極參與課外學術活動,在拼搏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張院長還要求教師要積極參與指導學生的科技創新工作,借鑒吸納其它專業和專家同行們的意見,指導好參加國家級比賽的作品,并預祝參賽團隊取得更大的成績。
會上,文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物理與電氣工程學院等院系領導表示,要全力支持學生的科技創新工作,為學生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提供必要的條件。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要做好組織協調和服務工作,盡力為學生的科技創新工作提供支持。三個團隊的指導教師也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精心加以指導,認真打磨作品,增加作品深度,力爭取得好成績。
“挑戰杯”賽事致力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20年來,“挑戰杯”已成為展示高校人才培養效果的重要平臺,更是在校大學生體驗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我校學生參與“挑戰杯”活動一直受到全校上下的高度關注,成效明顯。2006年,在第二屆“挑戰杯”安徽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一金一銀四銅和校級優秀組織獎,并獲得全國第五屆“挑戰杯”創業計劃比賽銅獎。2007年,我校第一次參加“挑戰杯”安徽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得1個特等獎、4個二等獎和1個三等獎,以總分第七的成績獲得“優勝杯”;并獲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 2008年,我校在第三屆“挑戰杯”安徽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得一金、三銀、兩銅的優異成績,并獲優秀組織獎,總分位列全省第四。2009年,在第三屆安徽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我校又有新的突破,選送的六件作品榮獲特等獎2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以總分第四的成績獲得“優勝杯”。(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