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 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南京大學的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回信在我校留學歸國人員中掀起學習熱潮。他們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不僅僅是勉勵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而是對奮斗在教育一線的廣大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勉勵,將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 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 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為建設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美國留學歸國教師、人文學院副教授張瑩說,“中國有近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而且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延綿至今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中國不僅有長城、兵馬俑之類的世界奇跡,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極具藝術美、象形性的文字---漢字,還有中國傳統藝術的瑰寶---戲曲,這些不僅是中國的文明,更是世界的財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18日給南京大學的留學歸國青年學者回信中希望我們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把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帶到世界各地,讓世界了解中國,讓更多的國際友人因文化而愛上中國。”
立陶宛留學歸國教師、僑留聯副主席門秋雷說,“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進一步明確了奮斗目標,倍感振奮。留學歸國人員在中國革命的不同歷史時期,在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錢學森、鄧稼先、李四光、華羅庚、周培源、蘇步青等,這些名字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輝。他們放棄了國外優渥條件,背負著民族使命和家國情懷,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回望歷史,110年前,東北鼠疫,留學劍橋的醫學博士伍連德臨危受命,開啟了中國近代抗疫的先河。而今大疫當下,同樣有無數的留學歸國人員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智慧和力量。歷史更迭,不變的是海外游子的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交流辦公室主任涂王貝說,“由于自己的專業背景和從事國際交流的工作經歷,對于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深有感觸。在學習外國語言文學的過程中,使我對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體系和學術導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了更深刻的領悟。在從事國際交流工作中,更要堅守外事準則,積極做好外派教師和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在一言一行、一點一滴中自覺維護國家形象,做好民間交流大使,講好中國故事,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使外派教師和學生將學成報國的思想根植于心。”(撰稿:趙揮 編輯:江偉 審核:馬俊 陳秀)
下一篇:學校召開行政工作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