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學校邀請全國教育書畫協會理事、合肥京劇協會顧問李明陽先生來校,作題為“書法 自然 人生——書法的核心價值與美學品格”專題講座。講座由校長彭鳳蓮主持。鄧石如書法班、硬筆書法俱樂部學員及青年書法愛好者200余人到場聆聽。

李明陽以“漢字是中國精神的凝練”為切入點,強調中國書法是體現中國人獨特審美情趣、綜合反映人的內在品格的線條藝術。他生動闡析了書法的本質、書法傳承創新、書法與中華傳統文化、書法與人生、書法與自然等“五部曲”,深入淺出地解讀了書法的核心價值和美學品格,重申了書法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的重要意義。
“三思方起步,百折不回頭。”李明陽以書法大家的字體特點為例,深入探討了書法重傳承亦要勇于創新的觀點;以公主與擔夫爭道、蘇軾“尚意”書風等典故為引,深刻闡明了書法藝術與文學藝術之間的共通之處,明確指出書法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他希望學生們廣泛涉獵各方知識以提升自身藝術修養。李明陽還分享了他對書法深受自然熏陶的理解。“石壁掛藤通篆意,桐蔭滴露聆琴音。”他鼓勵學生們從奇峰異石、枯藤老樹、云卷云舒等自然現象中尋找美感,強調“書為心畫”,書法作品的創作過程就是內心意念轉化在字里行間的過程。

彭鳳蓮在總結時指出,抽象源于具象,具象蘊含抽象,書法、自然與人生的關系,深刻體現了抽象與具象的連結。她強調,具象激蕩心靈,抽象純化人性,書法作品承載著抽象的人生哲理與具象的文化意蘊。彭鳳蓮希望青年學生們在學習成長的道路上認真堅定地“法自然”,勇敢執著地“書人生”。
一橫一豎皆風骨,一撇一捺承血脈。此次專題講座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了中華書法文化,不僅是一堂書法公開課,更是一堂人生修養課。同學們圍繞書法技藝、臨摹方法等問題與李明陽進行交流互動。“這真是一場美育熏陶,潤物細無聲,不知不覺間我收獲了全新的書法認知!”新聞學專業2022級(2)班的慕孟晴表示,品讀、欣賞書法不僅能深入了解中國文字的美感和文化積淀,更能釋放潛藏在人們心底的人文情懷。
學校將一如既往地重視美育發展研究工作,充分發揮美育潤物無聲的作用,強化傳統文化教育,引導青年大學生在領悟中國書法博大精深的過程中,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撰稿:學生記者 陶玉涵 劉芮青 攝影:學生記者 董依晴 高甜 編輯:江偉 審核:汪洋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