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我校首個國家特色專業,人文與社會學院人文教育專業畢業生畢業典禮隆重舉行,黨委副書記、院長汪青松教授出席畢業典禮并作重要講話。教務處副處長、高教所所長張國定教授,人文與社會學院黨總支書記疏玉友,副院長李義中教授和部分教師、畢業生共計130余人參加了畢業典禮。畢業典禮由人文與社會學院副院長李義中教授主持。
畢業典禮上,汪青松院長發表了重要講話。他首先代表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向我校首個國家特色專業、人文教育專業120名同學順利畢業表示熱烈祝賀,對人文教育專業師生邀請他參加畢業慶典表示感謝。他指出:“我與人文專業有著不解之緣,親身經歷了人文教育專業創辦的整個過程。從2000年開始創辦的的綜合文科班到2004年被確定為省級教改示范專業,2007年12月又被教育部批準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這個過程我非常熟悉,所以對今天的畢業慶典倍感親切。”
汪院長強調,中央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思想后,舉國上下都在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奮斗。專業創新是學校創新的重要內涵,我校領導高度重視這一創新工作。人文教育專業就是改革創新的成果,是解放思想的結果,它改變了我們過去的專業設置按學科分條,分塊的狀況,做到了融通。我校“通識為基,能力為本,人文為魂,服務為重”這一創新的辦學理念在人文教育專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2008屆畢業生要把這種創新精神帶到今后的工作實踐中去。
汪院長指出,通識是世界潮流,通識最有利于創新,最有利就業,最受社會歡迎。人文教育專業是個年輕的專業,目前還不夠成熟。專業建設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成績只能是對過去的肯定。人文教育專業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凝聚了高教所和人文與社會學院領導、老師的大量的心血,所取得的成果來之不易。目前,人文與社會學院和高教所的負責同志要繼續克服困難,排除壓力,堅持發展,走創新之路,發揮綜合優勢,展示特有魅力。要充分看到人文專業的巨大潛力和朝氣,專業的活力,要相信再過四年、十四年,人文教育專業會越來越好,更加朝氣蓬勃。
汪院長最后希望2008屆畢業同學做到現在“我以學校為榮”,將來“學校以我為榮”,走上社會后能努力工作,奉獻社會,報答人民,回報學校和社會的培育之恩,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棟梁之材。
人文與社會學院黨總支書記疏玉友代表人文與社會學院對汪青松院長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總結了人文教育專業在創辦到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經驗,對所有學生順利畢業表示祝賀。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分別作了發言。
畢業典禮最后,汪青松院長及相關同志為畢業生代表頒發了學位證書。(人文與社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