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黨委常委、副校長汪時珍赴岳西縣調研我校與安徽岳蘭藥業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茯苓栽培基地,大別山區域發展研究院、岳西縣林業局、岳西縣中藥材協會等單位負責人參加調研。

汪時珍詳細了解了我校食藥用菌研究團隊茯苓產業化的研究進展,現場查看了茯苓菌核生長狀況以及栽培基地建設情況。在大別山區域發展研究院組織下,我校尹立偉博士研究團隊通過茯苓種質資源的篩選與培養基優化研究,已選育出遺傳基因穩定、高產質優的茯苓種質資源,解決了菌種退化、易污染雜菌、接種量大、茯苓品質差、結苓不規整等諸多難題。團隊成員充分利用農林廢棄物如廢棄松枝、松針、松塔以及棉籽殼、米糠作為培養基質,實現了6種茯苓綠色有機栽培的創新模式,茯苓袋料栽培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調研期間,汪時珍對茯苓產業化研究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要結合岳西茯苓產業發展戰略,創新開展岳西中藥材茯苓產業化栽培,系統培育優勢茯苓品種,利用松木雜屑變廢為寶,校企要同時加大茯苓產業化推進力度,提升產品附加值,樹立岳西茯苓品牌,促進茯苓產品多元化發展,助力岳西打造茯苓百億產業鏈,加速實現岳西縣新時代經濟跨越式發展。(撰稿、攝影:管婷婷等 審核:吳甘霖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