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藝術呈現(xiàn)形式、6位文化“傳承人”講解、100余幅優(yōu)秀作品集結亮相……近日,學校舉辦“青春向黨 ‘藝’心逐夢”公共藝術教育成果展。72個團支部到現(xiàn)場開展團日活動,35個教學班到現(xiàn)場開展《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實踐課,15000余名學生通過“沉浸式”體驗同上公共藝術教育展里的青春思政課。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學校“青年新聲”宣講團成員劉毓麟以偉大建黨精神為始,向青年大學生們講解了首批被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46種精神。“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到剪紙作品中,更直觀地感受到了在黨的帶領下,那段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很震撼。”生物科學類專業(yè)2022級(2)班的朱玉婕表示,“可以從作品的細節(jié)中看出創(chuàng)作的用心,每一幅作品都十分有溫度。不忘初心,方能砥礪前行,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賡續(xù)紅色血脈,從寶貴的精神譜系中汲取前進力量。”

穿過剪紙作品區(qū),映入眼簾的是來自鄧石如書法班的作品,“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就是黨和人民一道奮斗出來的”“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xiàn)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學生們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金句”、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人的殷殷寄語,用楷書、隸書、篆書等字體呈現(xiàn),翰墨抒寫初心。
“唱腔太酷了!”“我也想學黃梅戲!”……黃梅戲表演專業(yè)2021級(1)班汪金娟向在場觀眾展示的《女駙馬》中經典選段,瞬間“點燃全場”。從“零基礎”到“行云流水”,在汪金娟看來,學習黃梅戲,不僅是學技藝,更多的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我們也希望通過這種互動式的藝術體驗,讓更多青年學生參與到文化傳承中來。”除了黃梅戲,現(xiàn)場還有纏花、挑花等地域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靜態(tài)、動態(tài)展示與體驗,同樣收獲了眾多“粉絲”。

長期以來,學校高度重視青年學生思想引領,舉辦青春思政課、藝術黨團課等,打通各類大思政平臺,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引導青年學子堅定緊跟黨走的青春信仰。(撰稿:余勝蘭 攝影:李佳慧 楊嫻 編輯:江偉 審核:汪洋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