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共產黨安慶師范大學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這是學校在開啟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征程、全校師生員工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學校第二次黨代會肩負著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統籌規劃、引領發展的重要使命,既要全面總結過去五年來學校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取得的好成績、形成的好經驗,也要認真研判新形勢、應對新挑戰,為學校新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錨定方向、擘畫藍圖。為迎接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的召開,特推出【砥礪奮進的五年?發展成就巡禮】系列報道。
自學校第一次黨代會召開以來,人文學院緊緊圍繞“黨建為魂、專業為本、學科為先、師生為大”的辦學理念,扎實推進高水平人文學院建設,激勵全體師生在新征程上擔當作為、努力奮進,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思想引領舉旗幟 理論武裝有真招
理論學習“快準實”。五年來,人文學院堅持“全面系統學、領導帶頭學、突出重點學、上下聯動學、創新特色學、聯系實際學”的“六學”機制,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和黨支部先后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黨史學習教育”等80余個專題學習,組織300余次集中學習和研討活動,推動理論武裝全面覆蓋、全面推進、系統深入。

2021年4月,人文學院召開黨員大會統一思想凝聚共識
成果轉化“接地氣”。人文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召開黨員大會,明確發展目標。中心組成員深入師生開展走訪調研46次,解決實際問題115個;教師黨員把學與研結合起來,先后在《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刊發理論文章4篇;由歷史學專業教師和學生黨員骨干組成的兩支師生黨史宣講團深入安慶市消防救援支隊、第十四中學等基層單位開展理論宣講,覆蓋2000余人次。2021年,人文學院獲校“理論武裝工作”先進集體。
堅強領導把方向 黨的建設固根本
基層黨建扎實有力。人文學院黨委切實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出臺《人文學院黨委會議議事規則》等制度11項,進一步健全黨建工作制度體系;全面對標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創建達標全覆蓋,基層黨建提質增效;加強共青團、工會等群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教代會的重要作用,不斷推進以黨的領導為統領的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以貫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建立健全二級紀委,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推動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落實到辦學治院全過程、各方面。

2021年4月,人文學院赴安慶市革命文物陳列館開展聯建活動
黨建品牌特色鮮明。人文學院堅持“黨建+專業”互融互促,把支部建立在教研室上,“雙帶頭人”支部培育達到100%。創新區域化黨建聯建機制,與安慶市烈士陵園等單位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安慶市消防救援支隊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與校辦黨支部、中建五局皖南分公司機關黨支部等單位開展聯學聯建活動,拓寬黨員學習教育陣地。學生支部圍繞專業成才,開展“紅色朗讀者”“尋訪檔案中的黨史”等特色黨日活動,形成專業作品集4部。

2021年6月,人文學院與安慶市消防救援支隊合作共建暨基地揭牌
黨建工作碩果累累。學生第二黨支部獲批安徽省首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樣板支部,獲2021年度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文藝理論教研室獲評安徽省“工人先鋒號”稱號;2個支部入選校領航計劃培育庫和示范庫;2位教師黨員分獲省“五一勞動獎章”和省“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5位教師獲得學校“三全育人”最美老師稱號;連續多年獲學校家風建設主題征文、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動“優秀組織獎”。
立德樹人立全局 人才培養開新花
課程思政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人文學院黨委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充分挖掘文史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6名教師在學校首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中獲獎。著力加強“工匠型”教師隊伍建設,3個省級高水平教學團隊、2個省級示范教研室獲批;2人獲省教學名師,2人獲省教壇新秀,1人獲省高校青年教學競賽二等獎,1人獲省疫期線上教學教師風采大賽一等獎,育人水平進一步提升。
文化育人同文化自信相向而行。人文學院聚焦文化認同、培育文化自覺、提升文化自信,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紅色文化研習社、話劇社通過參觀紅色景點、深入革命老區開展社會實踐、創作紅色話劇等引領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讓紅色文化澆鑄青春之魂;“語”“路”同行漢語國際教育文化節、紙雕俱樂部等帶領學生在實踐中領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美,讓傳統文化滋養青春心靈。通過打造精品社團和公共藝術俱樂部,強化校園文化品牌建設,學生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得到較大提升,2021年,傳承四十余載的“五月花”語言藝術晚會以藝術黨課的創新形式獻禮建黨百年,相關事跡受到教育部官網報道。

2021年5月,人文學院舉辦黨史學習教育藝術黨課暨“五月花”語言藝術晚會紅色專場
思政隊伍和逐夢青年攜手共進。人文學院大力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堅持“四航”工程,用真心真情引導大學生成長成人、成才成功。2個省級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獲批,2名輔導員分別入圍全國十佳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安徽省輔導員年度人物,1人獲全省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三等獎。近五年來,學生在“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省師范生技能大賽等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16項;話劇《王步文》《好人李記》分別獲“青春?理想”安徽省第六屆、第八屆大學生自創話劇展演一等獎;1人獲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2人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扎根新疆服務基層;出版《風繼續吹》《駕魚而歌:白鯨紀念詩選》等,學生發表文字近10萬字。
攻堅克難強擔當 事業發展提質效
學科水平大幅提升。堅持學科龍頭地位,凝煉學科方向,聚焦桐城派、皖江文化、明清詩學、黃梅戲等重點研究領域,強化學科內涵建設。完善研究生培養機制,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新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019年,成為“新增博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2021年,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獲批安徽省高峰培育學科,學科建設實現了里程碑意義的新突破。
人才引育成效明顯。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5年來,引進博士21人、教授2人;晉升教授7人、副教授9人;實施人才培育工程,1人獲特聘教授、2人獲“皖江青年學者”、1人獲校“天柱學者”。
科研實力不斷提升。5年來,新增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項、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56項、廳局級項目60余項,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8項,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其中C刊105篇,出版學術著作27部。獲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分中心,獲各級各類科研經費696萬元。
專業建設不斷優化。堅持教學中心地位,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推進學分制改革,強化教學內涵建設,穩步推進專業認證工作。搶抓“雙一流”機遇,實施專業建設“三級聯動”,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和漢語國際教育分別獲批國家級、省級、校級一流本科專業,3個專業入選安徽省卓越人才培養計劃。

2022年9月, 皖南文旅融合發展研究院揭牌
服務地方取得新進展。成立皖南文旅融合發展研究院,落實落細服務支撐“三地一區”建設行動方案,推深做實校市合作,支撐博士點立項學科建設;發揮皖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重點平臺作用,推進與中共安慶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戰略合作事宜。
站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起點上,人文學院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事業發展,全力推進教學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以“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情,激揚“事事當爭第一流”的斗志,振奮“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撰稿、攝影:唐宮羽等 編輯:范龍超 審核:張紅飛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