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2022屆畢業生同學們,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老師們、同學們、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依依畢業季,濃濃師生情。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為安慶師范大學2022屆畢業生舉行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儀式,共同見證8449名畢業生圓滿完成學業,開啟人生新征程。在此,我謹代表校黨委、校行政和全校師生員工,向2022屆全體畢業生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陪伴、見證你們成長成才的老師和家人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不經意間,你們在安慶師范大學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大學時光很短,但記憶卻很長。清晨操場上揮灑的汗水、夜晚圖書館里埋首的苦讀、遙遠山區深處支教的燈火、五彩斑斕領獎臺上的笑臉……我們欣喜地看到,你們在這里經歷淬煉成長,增長了知識才干;你們用智慧與汗水澆灌出豐碩的果實,烙下了屬于你們自己的歷史印記。你們當中,559名同學榮獲國家和省級學科競賽表彰,其中25位同學站上了國家級A類賽事的領獎臺,2063名同學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46名同學獲得國家獎學金,703名同學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977名同學繼續深造,72名同學攜筆從戎,17名同學志愿服務西部地區,還有更多的同學將要奔赴祖國建設的各行各業,續寫你們奮斗的篇章。你們的青春故事為學校百年歷史畫卷繪就了嶄新的一頁。
同學們,今年是學校辦學125周年。125年前,甲午戰后、清朝末期,傳統中學受到西方思潮的猛烈沖擊,中華民族對未來充滿著未知和憂慮。恰在此時,敬敷書院移建于菱湖之畔,揭開了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序幕,一批仁人志士建學堂、興教育,蓋紅樓、辦大學。潛岳蒼蒼,江淮湯湯;莘莘多士,躋茲上庠。跨越三個世紀的櫛風沐雨,砥礪出“敬敷、世范、勤學、篤行”的校訓精神,培養了15萬余名畢業生,為祖國建設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歷經合格評估、水平評估、審核評估,實現大學更名、全面進入一本招生,開展博士點立項建設、進行“三全育人”綜合改革,27個專業獲得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立項建設,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類別)由7個增至22個,省級科研平臺由9個增至15個,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科學研究能力不斷增強,社會服務功能不斷完善,辦學特色日益彰顯,學校踏上了特色鮮明的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新征程!
同學們,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更進一步加劇了變局中的不確定性。特別是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超過1000萬,堪稱史上最難畢業季。艱難時刻,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之隊”的筑夢人,怎樣能夠“對青天而懼,聞雷霆不驚;履平地而恐,涉風波不疑",如何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今天你們即將啟程遠航,奔赴山海,臨別之際,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上好你們跨出校門前的最后一堂思政課,我想寄語同學們三句話。
第一,信仰的力量最偉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核心價值追求,信仰就是置于我們心靈最深處的對生命意義的終極追問。馬克思為什么放棄本來那么優越的生活,選擇如此艱辛的革命道路?那么多共產黨人為什么拋頭顱、灑熱血,投身革命洪流?這里面肯定有個強大的力量在支撐,讓他們義無反顧。“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讀懂了信仰,便讀懂了我們黨百年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直面生與死的考驗,在民族解放和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寫下不朽傳奇的秘訣。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許多人因看見而相信,而有那么一些人卻因相信而看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信仰鐫刻在靈魂深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奇跡,他們因相信而最終看見。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自覺地、堅定地培養社會發展、知識積累、文化傳承、國家存續、制度運行所需要的人是教育的神圣職責。作為建設者和接班人,同學們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定“四個自信”,堅持以祖國和人民需要為己任,以奉獻祖國和人民為宗旨,把自己的理想與民族的復興結合在一起,將小我融入祖國大我,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融入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融入每一次選擇與每一份堅守,在青春的賽道上留下無悔的足跡。
第二,美德的境界最崇高
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大學》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夠用得其所。所謂“大德”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指出的,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同時,還得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只要全社會努力積善成德、明德惟馨,就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健康向上、充滿希望。
“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要錘煉品德修為,就要多積尺寸之功,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汲取道德養分,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風范,從自身內省中提升道德修為,通過點滴小事傳播和弘揚道德風尚。做到“明大德”,以大德成大業;“守公德”,用道德為青春賦能;“嚴私德”,“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將“德”之崇高貫穿于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矢志追求崇高的人生。
第三,奮斗的人生最幸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青春的夢想唯有通過奮斗才能實現,青春的價值唯有通過奮斗才能彰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充滿不確定性、充滿著機遇,不確定性是我們最大的發展空間,把握機遇就要把握不確定性。什么事情都搞清楚了,那就用計算機模擬了。機遇是公平的,機遇永遠存在,而抓住機遇的往往是少數。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生命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大腦細胞的開發只占大腦細胞的小部分,多數細胞處在休眠狀態。人與人之間先天差別很小,成功與否的差異,主要取決于態度上“積極”與“消極”這一字之差,正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積極與消極的小小差異,帶來的卻是“成功”與“失敗”的巨大差異。同學們,“順境不惰,逆境不餒,以心制境,萬事可成”。與其抱怨這個世界,不如付出更多的努力。作為賡續“中華魂”的傳承者、唱響“復興曲”的生力軍、開拓“強國路”的弄潮兒,在每一個普通的日子,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將奮斗精神融入年輕的血液,你們收獲的,必然是無悔青春;迎接你們的,必然是奮斗者的幸福。
同學們,今年“五四”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強調,“希望全國廣大青年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激勵著廣大青年堅定奮斗目標、投身強國偉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跑過迷茫的“彎道期”,跑出奮進的“加速度”,跑向信仰的“終點站”,努力在新時代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中留下青春無悔的奮斗足跡。
同學們,今天的典禮儀式后,你們將揮別母校,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從中你們將浸潤社會,體味人生,追逐夢想。昨天已成歷史被記載,未來要靠奮斗去創造。“把握未來的最佳途徑就是去創造未來”。在同學們走出校門,融入社會之際,你們也將面臨著選擇,你的態度,你的行動,將決定你的人生。“既然選擇了遠方,就應該風雨兼程”,至于如何在波瀾壯闊的人生舞臺上演繹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那是同學們你們要用實踐回答的課題!
愿同學們繼續涵養千年古城、百年學府的人文靈韻,永葆“敬敷、世范、勤學、篤行”的師大精神:
存敬敷之心,責任再難,也堅守不變;
養世范之德,責任再大,也堅持不懈;
立勤學之志,責任再沉,也堅續不輟;
走篤行之路,責任再苦,也堅定不移。
祝同學們前程似錦,夢想成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