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架子鼓、鞋架……這些設計精美的作品,許多同學以為是用昂貴材料打造而成,而實際上原材料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廢棄物。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易拉罐,經過精細的剪裁,成了一個精美的中國結;幾十個廢棄的瓶蓋,用彩紙小小包裝一下,就做成了一套簡易的中國象棋;幾根用過的吸管和一團細線經過一通擺弄,立即“幻化”為一件“高大上”的自行車擺飾。
4月27日,在校學生會主辦的廢舊物品創意設計大賽現場,參賽選手們用奇思妙想和一雙巧手,把紙盒、易拉罐、報紙等廢棄物品加工成了一件件令人拍手稱奇的寶貝。
易拉罐、紙箱板、掃帚桿這三個完全不相干的物品,當它們相遇,會如何變身呢?你很難想象,這三件廢品經過物理與電氣工程學院的陳家媛、陳小釘和雷奇三位同學的設計,竟然成了一個漂亮的手工鞋柜。紙箱板是宿舍裝空調時廢棄的,易拉罐是喝完飲料剩下的,掃帚桿是一把壞了的掃帚上的,紙箱板做夾層,易拉罐做支撐,立即就成了一件實用的鞋柜。
“我們一開始也沒想這么多,就是看到學校裝空調時剩下了很多紙箱,扔了很可惜,就想著把它們利用起來。”陳家媛說。“這個鞋架雖然一分錢沒花,但質量還是很過關的,并且在我們寢室已經投入使用了。”除此之外,細心的她們還把紙箱的邊角料收集起來,經過上色,做成了幾雙一次性拖鞋,可謂真正實現了物盡其用。由于構思精巧、設計獨特,并且極具實用性,手工鞋架榮獲了了此次設計大賽的一等獎。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廢棄物,大部分同學都會選擇扔掉。可許多大家眼中的廢物,只要我們稍稍轉換一下思維,就可以讓他們‘重回工作崗位’,這樣不僅環保而且還能為大家剩下一筆不小的生活花銷。”活動負責人周雅鈴說。(錢成 王霜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