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心貼心,面對面
——外國語學院2013年走訪慰問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活動紀實
為了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神,真正深入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了解困難學生心聲,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外國語學院于2013年7-10月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走訪慰問活動。
一、領導重視、責任明確
正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在全國上下如火如荼開展之際,學院黨總支、學工組結合具體實際,成立了以黨總支書記為組長、副書記為副組長,全體輔導員老師為成員的學工系列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小組。領導小組明確了責任分工,確定了將“踐行群眾路線、提升資助水平”作為今年走訪慰問活動的主題,真正深入到困難學生群體中,“面對面”溝通交流,“心貼心”了解學生疾苦,“手拉手”解決困難生實際問題。
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1、走訪看望暑期留校、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和困難生家庭
外國語學院今年有近百名學生參與留校考研復習、暑期社會實踐和勤工儉學,其中困難生占了一大半,他們在校的學習生活一直都牽掛著學院領導的心。7月13日,黨總支書記張杰、副書記王志紅、副院長王先榮老師深入安慶市大觀區(qū)十里中心學校慰問了我校2013年暑期“三下鄉(xiāng)”國家級重點團隊“相約中國夢?關愛伴成長”——大學生關愛農(nóng)民工子女暑期夏令營實踐服務團全體成員。學院領導提出了三點希望,即要銘記團隊宗旨,將志愿服務精神落到實處;要加大立體化宣傳,將活動覆蓋面最大化;要加強安全意識,注意安全問題。學院領導還為隊員們送去了慰問金和慰問品。
8月初,黨總支副書記王志紅受學院領導班子的委托,在相關年級輔導員的陪同下冒著酷暑來到龍山校區(qū)看望、慰問留校學生,代表學院對不畏酷暑參加復習考研和社會實踐的同學表示親切慰問。王書記來到學生公寓,與學生親切交流,仔細詢問了他們的住宿、飲食等情況,隨后又前往教室和自習室,看望了在那里復習的同學,并與學生干部和部分學生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她對同學們利用暑期時間積極備考和進行社會實踐表示了贊賞,鼓勵同學們珍惜時間,勇攀高峰,為實現(xiàn)理想努力拼搏。
10月18日,黨總支書記張杰同志在學院資助經(jīng)辦老師和相關年級輔導員的陪同下,赴樅陽縣周潭鎮(zhèn)、桐城市黃甲鎮(zhèn)等地,實地走訪、慰問困難生家庭。在幾戶學生家中,張書記關切地詢問他們的經(jīng)濟狀況和身體情況,并向家長們介紹了學校各種資助政策,通報了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同時勉勵幾位同學要牢記使命、刻苦學習、勵志成才。張書記還代表學院向困難生家庭送去了慰問金和慰問品。
2、綠色通道,保障困難學生順利入學
9月12-13日,外國語學院迎來了2013級359名新同學。今年共有3個專業(yè)4個方向的新生入學,報到時間緊、任務重,學院黨政領導親臨報到一線,全程參與迎新工作。他們叮囑輔導員老師和迎新工作人員要用耐心的解答,熱心的接待、細心的服務迎接每位新生家長,尤其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家長,要使其有賓至如歸之感。學院領導還于9月13日晚深入寢室走訪、慰問新生。在迎新期間,新生報到的綠色通道暢通無阻,保障了所有學生順利入學。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今年的中秋節(jié)正值軍訓,是新生遠離家長、獨自度過的第一個節(jié)日。為了讓新生尤其是困難學生不感到孤單寂寞,學院開展了豐富多彩中秋慰問活動。學院先后召開了困難生和外省新生中秋座談會,郝涂根院長、王志紅副書記向大家介紹了黨和國家、學校的資助政策,解讀了國家資助資金的申請條件、評審程序、資助標準等有關情況,勉勵學生自立自強、勵志成才。會上,學院領導還向新生送去了中秋慰問品。
3、電話回訪,拉近了與家長的距離
開學伊始,根據(jù)學院統(tǒng)一安排,各年級輔導員積極與困難學生的家長聯(lián)系,向他們通報子女在校期間的表現(xiàn)情況,聽取家長關于學生資助工作的看法和建議,同時了解了當?shù)卣畬Ω咝X毨J定工作情況。回訪過程中,家長們了解了學院的發(fā)展前景和基本情況,看到了孩子的希望,也學到了教育子女的經(jīng)驗和方法,于是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生的教育管理中去。回訪機制成功搭建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溝通平臺,實現(xiàn)家校教育同步化,進一步整合了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力量。
4、傾聽學生心聲,解決實際困難
在走訪和慰問中,學院領導得知,由于目前教學資源有限,天氣酷熱難耐,導致很多學生無法正常看書學習。學院領導決定向暑期留校考研的同學開放周轉房二樓大會議室,為勤奮苦讀的學子們送去了絲絲涼意。本學年,學院還通過舉行座談會、個別談心等形式,了解困難學生在勤工儉學方面的訴求,科學設置了十余個崗位,解決了他們的實際困難。學院除了定期開展走訪、回訪等活動外,還通過健全運行機制、完善制度保障、加強信息化管理等手段,不斷提升和完善資助水平。
外國語學院走訪活動的實施,使得國家的各項資助政策更加深入人心,進一步促進了學院與學生、家庭的溝通,實現(xiàn)了“濟困”與“勵志”雙重目標,將國家的惠民政策落到了實處。(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