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13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人文與社會學院團總支積極響應校團委的號召,在暑期社會調研實踐活動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進一步總結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經驗,鼓勵先進,推動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有序開展,12月3日下午,人文與社會學院在文淵樓203教室召開2013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表彰大會。
在學院團總支的高度重視下,經過前期充分準備,認真宣傳與動員,全院200多名青年志愿者組成了33個調研團隊深入基層、深入農村,在服務、實踐、調研工作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33個調研團隊調研項目內容多樣化,涵蓋面廣,注重運用新媒體進行宣傳。在調研實踐活動中,調研隊員們以發放問卷、集中調查、實地走訪、個別采訪、資料整理、數據分析等方法開展調研,不辭勞苦,團結協作,各組隊員都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調研任務,成績顯著。截至目前,學院獲校級“先進個人”獎7人,校級優秀調研課題三等獎1個,校級優秀調研課題二等獎2個,校級優秀調研課題一等獎2個,其中學院組織成立的“彩虹人生”志愿服務實踐團隊開展的“大愛無疆情系失獨老人”實踐活動榮獲校級優秀實踐團隊榮譽稱號,是學院暑期“三下鄉”活動的一個亮點,也是學院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工作的重點。
學院團總支副書記董思老師在對獲獎人員表示祝賀的同時,對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了總結。她指出,人文與社會學院暑期“三下鄉”活動采取“點面結合”的方式,充分宣傳、廣泛動員、精心組織,成效顯著,充分彰顯“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活動主題,但同時也存在調研目標不明確、資料收集不充足、調研報告撰寫不嚴密等問題和不足。她希望同學們認真總結與反思,力爭下一次暑期調研實踐活動能夠為學院再添光彩。
會議對獲獎團隊和個人進行了頒獎,一張張榮譽證書是對各優秀調研團隊所付出的努力的肯定與認可,同時也是對學院暑期“三下鄉”活動取得顯著成效的肯定。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是個大舞臺,我們起舞,不會落幕;社會實踐也是一生的長征,我們啟程,沒有終點。此次表彰大會并不是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終點。此次表彰有利于客觀有效地總結與分享調研成果,有利于激發人文學子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其全面發展。(人文與社會學院通訊社 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