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為契機,以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和學雷鋒活動為主線,以促進農村地區文化的發展、進一步縮小城鄉之間的文化差距為目的,以積極健康、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按照校團委相關文件要求,在音樂(黃梅劇藝術)學院黨總支統一部署下,該院團總支成立暑期社會實踐團,開展了以“喜迎黨的十八大,青春文藝走基層”為主題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內容包括溫情支教、愛心幫扶、文藝演出、暑期調研四大類,實踐團由1支院級重點文藝演出團隊、16支文藝小分隊、7支溫情支教團隊及4支暑期調研團隊組成,500余人次學生參加了活動,院團總支負責人及專職輔導員擔任各團隊的指導老師。
實踐團隊成立伊始,學院黨總支陳銀鳳副書記對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了具體部署,要求所有成員必須嚴格遵守紀律,發揚團隊合作和艱苦奮斗精神,將學校里所學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與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在實踐的熔爐中增長見識、砥礪品質、強化本領,同時利用課余時間認真排練演出節目,逐步完善調查問卷設計,為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院級團隊完成了兩場大型文藝演出,班級團隊組織了趙朦、袁泉等百余名學生參加了溫情支教,文藝小分隊參與了地方如“七一”建黨、“八一”建軍等慰問演出活動40余場,調研團隊重點完成了《鳳陽花鼓的傳承與改革》等課題的調研,并已開始整理材料,統計數據,進入到結果分析和論文撰寫階段。黃梅戲表演專業付亞紅和王澤熙同學參加了第三屆黃梅之星大賽的,伍聞等學生參加了安徽省映山紅杯大獎賽,童寧和戴瑞分別進入到了安慶“海棠花園”杯首屆青年歌手大賽和安慶電視臺紅歌決賽階段,董忠怡、丁藝等4名學生積極到電臺進行實踐鍛煉。
下基層,進農村,送文藝,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當地農民群眾帶去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受到了他們的熱烈歡迎。演出活動得到了地方媒體的采訪報道,音樂學院團總支的微博也對實踐活動進行了報道。對于實踐團團員們來說,本次活動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科學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大家切身感受到了農村生活,提高了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鍛煉了他們的吃苦耐勞精神,尤其在文藝演出中,看到村民們贊許的眼神,聽到鄉親們發自內心的掌聲,極大地增強了團員們的專業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為他們今后更好地學習及步入社會增添了信心,鼓舞了干勁。(汪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