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幾年級?”“你是哪里人?”……這些寫在一張張便利貼上的問候,是經管學院50名志愿者們同孩子們最好的交流方式。
3月29日清晨,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志愿者們已經聚集在銀苑食堂,準備前往目的地——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他們隨身攜帶的,是為孩子們精心挑選的小零食、小飾品、文體用品。
到了學校,志愿者們開始陪孩子們聊天、玩游戲、表演節目。“大家就像大朋友帶小朋友,互相拉拉家常。”張佳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名大一學生,今年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由于剛剛見面,志愿者和孩子之間有一些拘謹。但很快,他們就主動和孩子們溝通。“剛開始還擔心溝通不方便,但是和他們交流以后,發現毫無障礙。”張佳笑著說。和她聊天的是一個叫做任飛紅的小女孩。和其他志愿者一樣,她和任飛紅拉起家常。慢慢熟悉以后,張佳就拉著任飛紅的手,手把手地教她折紙。任飛紅面對這個親切的姐姐,也毫不緊張。她教起張佳手語來,“謝謝”“爸爸”“媽媽”……這些常見的話語,讓從來沒有接觸過手語的張佳特別興奮。“今天學到了一些基本的手語,好開心。”張佳一邊說,一邊比劃著。“希望你能一直這樣燦爛地笑下去,用一顆勇敢的心面對未來。”這是張佳送給任飛紅的一段話。在她看來,并不是自己去幫助這些孩子,而是這些孩子給她帶來更多的快樂。
“這些孩子都很有才,她們唱歌都挺厲害的。”11級市場營銷專業的韓俊虎說。他手里正拿著一張盲文紙,學習紙上的26個英文字母。“這個是剛剛一個讀二年級的小朋友教我的。” 從大一開始,韓俊虎每年都會來到特殊教育學校。和這些孩子們一起,讓他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去年,有一個五年級的盲生女孩,當志愿者們一到就熱心地幫助他們和其他學生溝通。“雖然在身體上有一些缺陷,但是小女孩特別樂觀。她和我們交流特別大方”他笑著說。他很享受與這些孩子在一起交流和玩耍的時光。雖然出生時就面對著不公平,可孩子們的內心卻很光明。“他們都很不容易,我希望可以盡自己最大所能帶給他們一點溫暖。”
互動中感受著溫暖,整個活動持續了兩個多小時,雖然很短暫,卻給志愿者和孩子們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很開心!”“哥哥姐姐都很好!”“希望他們下次再來!”這些最簡單的話語,是孩子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幫助。大學生志愿者和孩子們互動,帶給他們溫暖。對他們以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有很大的幫助。”特殊教育學校的丁老師說。
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是一所為聾啞和盲人孩子服務的學校。孩子們從小學到高中,年齡不等。這些孩子,有的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聽不到世上最優美的音樂;有的生活在沒有陽光的世界里,從來不知道七彩陽光的顏色。每年組織志愿者去特殊教育學校,已經成為經濟與管理的慣例。早在3月19日,全院各班級就發起 “一元錢”募捐活動,還在學校銀苑食堂設點,讓更多的學生了解這些特殊的孩子。整個募捐活動,獲得了1100元左右的愛心資金,還有一些文體用品。參加此次活動的志愿者是從每個班級挑選出來的,因為名額有限,每個班級只能有一名志愿者,這也讓大家更加珍惜這次的機會。“雖然只是一次小小的愛心活動,我希望對這些孩子有一些幫助。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學生了解到我們這個活動,了解到那些特殊的孩子,并參與到我們當中來。”活動負責人王越說。(孟琴 趙前程 胡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