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月’已經接近尾聲,但學習雷鋒精神永遠不會結束”,教育學院第七屆志愿者服務隊隊長常金晨如是說。3月26日,教育學院第七屆志愿者服務隊成立大會在文淵樓301教室如期舉行。
成立至今,教育學院志愿者服務隊已走過七年風雨。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志愿服務的平臺,更是教育學院長期以來對“三修”主義工程的貫徹實踐、對雷鋒先進精神的深度傳揚。教育學院志愿者服務隊從學院特色出發,以學校周邊地區為活動基地,長期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
服務隊最主要的活動形式是支教活動,全體服務隊成員被分為三個活動小組,在每周三下午及周末時候前去我校附近的中小學或村民家中,為孩子們輔導功課,七年來每周如此風雨無阻。
每年的“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也是服務隊隊員們最忙碌的時刻,他們不僅會前往附近中小學陪伴孩子們過節,更要提前為孩子們的“六一”匯演準備編排節目。去年5月31日,在大龍山鎮鎮政府舉行的大龍山鎮中心學校“六一”表彰大會暨文藝匯演中,整場匯演的13個節目中,12個節目由教育學院志愿者服務隊參與組織排練的。
而在2013年暑假,在各學院暑期實踐團隊的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教育學院志愿者服務隊的成員們也自發組成了“星星語”實踐團隊。他們的實踐項目名為“關注孤獨癥兒童與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隊員們走進兒童的世界,用愛溫暖了孤獨癥兒童和留守兒童的心。他們不僅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活動中,踐行了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更為重要的是,在暑期實踐結束后,隊員們并沒有解散隊伍,而是不斷地從服務隊中挑選新的隊員擴大隊伍。他們將傳統的暑期“三下鄉”活動變成了一項長期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受到了學院內外師生的一致好評。
教育學院志愿者服務隊以志愿者為依托,以志愿服務為主要內容,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雷鋒精神為服務宗旨,積極開展支農、支教、送醫下鄉、法律宣講、服務社區、扶老助殘等公益性活動。七年風雨走過,服務隊全體隊員們用自己的志愿服務之心鑄就了新時代的雷鋒主義精神,下一個七年,“學習雷鋒、志愿服務”的火炬將會被更多的教育學院同學接起傳承。(嚴峻 徐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