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文學院胡祥云教授在菱湖校區教學樓210教室作了題為“莊子逍遙之境的三個維度”的學術報告。文學院40余名學生聆聽了這次報告。

何為莊子的逍遙之境,歷來爭訟不休。胡祥云老師從物與我、人與我和自我這三個維度來探討莊子的逍遙之境,指出在莊子的思想中,莊子之所以認為世人不能進入逍遙之境,根本原因在于他們既受到了外部物質世界的遮蔽和羈絆,又受到了人際關系或社會關系的牽掣,還受到了自身欲望的鼓蕩,因此,當個體在心理意識中忘卻了物我、人我的界限,甚至通過“心齋”“坐忘”的心理功夫忘卻了自我,那么,就能實現精神上的天人合一,使人的生命本體與宇宙本體交融統一,從而進入到無拘無束、怡然自得的逍遙之境界。
胡老師的講座,揭示出莊子描繪逍遙之境的良苦用心;胡老師認為,莊子提出“逍遙游”,就是期望把現實中的人從各種異化的境地中解放出來,從而獲得自由。

本次講座,內容豐富,論述深刻,講解生動,富有現實針對性。歷時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使同學們對莊子的思想和逍遙之境有了更為清晰明確的認識,受到了與會學生們的一致好評。(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