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在龍山校區文津樓D111報告廳,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眭鴻明教授來我校作“民法典編纂的價值選擇問題”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法學院院長焦少林教授主持,法學院2019級法律碩士研究生及法學專業2018級、2017級共170余人聆聽了報告。

眭鴻明教授首先以詼諧幽默的舉例敘說了我國先后五次啟動民法典編纂的坎坷發展歷程,并指出,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于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和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以及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在闡釋民法典編纂的價值選擇問題時,他從三個維度深入展開。他認為,我國民法典編纂過程中未擺脫國家公權力的影響;只有把社會利益放在首位,結合國家權利本位,才能更好地調整社會發展中的利益需要,化解經濟危機的矛盾;應該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以民為本,權利保護平等。在報告過程中,現場氣氛熱烈,不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焦少林院長在總結時指出,眭鴻明教授的報告內容豐富,廣證博引;邏輯嚴謹,善于反思;語言幽默,涓涓流水。報告不僅有很高的學術性,還具有強烈的教育性,并富有啟發性。
眭鴻明教授是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民商法博士點學科帶頭人,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我校兼職教授,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理事,江蘇省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民法學、物權法學、法治現代化理論。(文/張雅 圖/張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