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應人文與社會學院邀請,北京師范大學汪高鑫教授在文淵樓503做了一場題為“五德終始說與秦漢政治”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大學生龍睛讀書社承辦,學院百余名師生聆聽講座,金仁義教授主持講座。
汪高鑫教授由五行引入五德,深入闡釋了五德終始說在秦漢之際的運用。首先汪教授介紹了先秦時期五行學說的概念以及五行與萬物的關系、五行之間的相互關系,他指出五行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是先秦人認識世界的宇宙觀;同時通過梳理存世文獻,總結了鄒衍五德終始說的主要內容。繼而分別從秦朝德運制度建立、漢朝德運制度的演變、劉歆的新五德終始說等方面進一步闡釋了五德終始說在秦漢政治中的影響和表現。汪教授重點探究了劉歆新五德終始說提出的內在邏輯,指出其主要服務于王莽代漢的政治需要;并分析了新五德終始說對中國古代政治和古代歷史學的深遠影響。最后,汪高鑫教授還與現場師生就相關學術問題展開精彩的互動交流。
李正君博士對本次講座進行了學術總結,同時金仁義教授也勉勵大家關注和學習講座中時刻流露的史源意識,在史學研究過程中學會史料甄別與求證。汪高鑫教授的講座以圖舉證、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語言風趣幽默,以自己獨特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將五德終始說與秦漢政治相結合,提出了很多新觀點、新結論,讓在場師生大受啟發,獲益良多。(人文與社會學院 修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