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上,文學院教師何池友在菱湖校區教學樓309教室作了題為“藝術美內涵的當代闡釋”的學術報告。文學院50余名本科生聆聽了此次報告。
何池友老師立足于美的形態的比較分析這一視角,首先指出藝術美是最理想、最經典的詩性活動對象,是相對于“茍且”與“遠方”的“詩意”,它以實用藝術與“美的藝術”這兩種感性形態存在;其次認為藝術美與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之間既存在分化與獨立的趨勢,也有同源與回歸的傾向,藝術美和藝術品一樣,它的內涵自西方達達主義運動興起之后變得復雜難解;最后闡明無論當代審美活動中存在怎樣的“反藝術”,藝術美至少應該秉持幾個基本特征與性質。報告結束后,何池友老師仔細解答了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并與部分學生進行了深層交流。
此次講座,視角新穎,資料豐富,講述生動,歷時兩個多小時,使同學們對藝術美問題有了更深刻更明晰的認識,受到與會學生的熱烈歡迎和肯定。(文學院)